如何驾驭不确定性,让组织保持创造力

【如何驾驭不确定性,让组织保持创造力】如何驾驭不确定性,让组织保持创造力,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最近,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陈春花,在其个人官方公众号“春暖花开”发布的一篇文章就专门分享了这个问题,陈春花是如何看待不确定性的呢?下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陈春花认为,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巨大挑战,不是商业模式够不够好,有没有市场机会,而是能不能驾驭不确定性,驾驭不确定性的核心就是组织成员能不能保持创造力的状态,也就是热情拥抱变化,把每一次变化都看成一次全新机会的状态。那怎么才能让组织保持创造力呢?陈春花说,驾驭不确定性,组织管理要解决的,不是传承经验的能力,而是如何让组织具有面向未来的能力。
原来陈春花发现,能够驾驭不确定性的优秀企业,大多都有四个共性。

第一个共性是增长型组织思维,陈春花认为,其实组织像人一样也有思维,什么是组织思维?简单来说就是组织习惯性地形成对一些事情的判断,你比如习惯性说“不可能”就是一种思维惯性,习惯性地说“这个可以试试”也是一种思维惯性。而打造面向未来的能力,组织就应该有增长型思维,那什么是增长型思维呢?陈春花说,一个组织如果不局限于KPI,常常以超越KPI的方式去做工作,就是增长型的思维方式,相反,如果组织只看KPI就是非增长型的思维模式。

第二个共性是自驱动的变革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有没有危机意识,能不能不断地逼迫自己,超越自己,变革自己。你比如华为经常说的“能打败华为的永远是华为自己”就属于一种自驱动的变革文化。

第三是符合规律的企业逻辑,陈春花认为,“跨越”或者“超越”这类情况虽然也有,但是很少,大家还是应该回到基本规律。

而第四个就是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陈春花举例说,在我们还讨论新零售是什么的时候,亚马逊已经把它变成了现实,去年亚马逊推出了一个叫Amazon Go的线下零售概念店,消费者不需要排队,打开APP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去货架选购,拿什么东西都会被感应追踪,并上传到APP生成账单,选购完消费者直接走出大门就行,费用将会从亚马逊账户自动扣款,完全省去了收银员和排队结账这一环节,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呢?这是因为亚马逊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指引,就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到底在想什么?像亚马逊这样有着明确和清晰的指引,就有能力管理让人应接不暇的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陈春花所说的不受环境影响企业的共性,那么,其他企业应该怎么打造出这种能力呢?陈春花认为,要让组织功能从管控变成赋能。因为在现代,管控的事都可以数字化、信息化跟公开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所以组织真正要做的事其实是让每个成员都具有创造力。具体如何做到呢?陈春花提出,组织应该认识到三点改变。

第一点改变,效率应该来自于协同而不是分工,这就和100年来的管理理论都不一样,以往我们都认为是社会分工带来了高效率,但陈春花认为,在实际的运行中,效率来源于协同,比如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更强调组织内部的连接,更强调组织内成员的共生,以及更强大的柔性网络,就是这些协同才给组织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第二,要激励价值创造而不是绩效考核。这是因为一般绩效考核什么,组织成员就会倾向于做什么,这就会禁锢人的创造,所以要从考核绩效转变到激励价值创造。你比如华为和海尔就一直在强调价值创造。

第三,从文化角度来看,企业不应该再做绩效驱动,而是要学习价值观驱动,思考一种普适性的思维方式,让组织成员清晰的知道怎么样调整理念和习惯来适应这种思维方式,你比如说阿里巴巴就曾经有过一套价值观考核的系统,这个系统把团队合作、客户第一、拥抱变化、诚信等观念作为指标,根据员工的行为对其赋值,以此来实现价值观的培养和驱动。

总结一下,组织功能要从管控变成赋能,具体来说要做到三点:效率应该来自于协同而不是分工,要激励价值创造而不是绩效考核,要学习价值观驱动而不是绩效驱动。

以上就是陈春花对于企业驾驭不确定性的分享,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陈春花:激活组织就是一个集合智慧的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