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庸常

(一)
不善于拍照,不善于言辞,不善于推销,估计是工程师的通病。 ——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由此可见,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师,因为我不仅有一双惯于实践的双手和严谨务实的态度,我还会营销自己、影响他人。通俗地讲,就是得瑟型人格、乐意带着小伙伴儿一起进步。
此外,工程师是按标准办事,无论GB还是ISO。我可是最怕落入俗套、陷入平庸,别人花在做饭上的时间我绝对愿意用来找灵感想创意(夸张手法,表决心,侧面反映爱做饭),这么看,更不工程师了。但是为什么又对秩序有无上的崇拜呢?大概是想在不出圈的范围里,尽可能地标新立异吧。就好比,在不跑题的情况下最大化将作文写得新颖就能得高分,在原则下创新,就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发家致富。
(二)
大家都在谈创业。我身边近六成的小伙子都在喊创业,你可知我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件事上,即使如我般不甘平庸,也实在是不能免俗——我想创业,Utter devotion to start-ups是我的签名档——因为我对于见证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成长这种事情实在没有抵抗力。爱太深,就敢于步入平凡。
但是我最近有点担心,创业,也快被玩坏了。
在我心目中,“创业”两个字,重点在“创”。并不是说一定要有惊世骇俗的创新,但至少要有创意,要有所不同。
如果,你只是跟别的100万个成都小吃一样的,新开张了一家成都小吃,(原来想说沙县小吃的,那盘棋太大,暂时不惹了)那根本就不叫创业。也不应该被称为“创业者”,应该叫个体户。完全没有说个体户不好的意思,很多个体户小老板比办公室白领挣得多得多。观点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开个奶茶店或者淘宝店,就说在创业,我觉得不妥。
反过来,创业其实没有行业高低贵贱的,重点还是创新。比如,在纽约卖“肉夹馍”,门槛够低,新在 采用标准化生产、不同的营销方式,这些当然带来了巨大的成功。这种创业也值得推广。
(三)
【拒绝庸常】 我愿意用别人花在做饭上的时间来找灵感想创意。这件事本身,让我更加用心体验生活,创业也可以很诗意,不是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