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gopher成长之路(四)(GO开发工程师写QT)

你比你自己想的要强大。
这个看起来或许在别的地方挺正常,但对于我来说是另一个感觉,写QT这一段的成长是关于责任与挑战。
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你可以想想你会怎么做。当时的我,工作快3年,带小团队半年,无QT开发经验,有服务端开发经验。
时间拉回21年7月底,此时的我是管理一个小团队,同时这个团队在7月初离职3人(总6人),这个离职原因改天再说,不是那种撕逼那种就是了。其中一个离职的同事是负责之前QT开发的,为什么会用QT呢,这个是基于之前的产品开发选型,所以选了这个QT。
为什么我要写或者说我要接这个QT呢?你可能会说这个人离职了,那就在招一个嘛,关键就在于,这个产品平时需求不多,加上我们是Go团队,就很尴尬。这个产品不考验性能,有功能就行,所以招一个过来反而会晾在那里,没有活。但是,这个产品如果客户提出需求你不做,又不行,有时候还不管你的排期,得按照他们的修改走,很难受。而且这个产品是在公司的产品线规划里面,丢不能丢,但也没想往里面投人。因此,就造成这种局面,招也不是,不招也不是。最后呢,内部消化。

Q1: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会接下这个任务吗?
当时在我们公司没有人会写QT了,但有人会写C++(QT可以算是C++的一个框架),然而他们是算法团队,不是很想接应用开发的活。那怎么办呢?只好我自己接了,团队里的其他人要写这个更困难。那我真的想写吗?在当时,答案是不想,因为觉得没什么前途,与我的职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这个活只为了完成而完成,没有动力去写?当时我也在努力学Go中,所以有些排斥,而且7月份我还在出差。
Q2:如果在Q1选择了接受,那是真心的吗?
这个产品的开发,不写也得写,不写的话,对公司某条业务线会受到影响。那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写,带着抱怨写,完成了就行了。接这个活一开始担心的啥呢,无非就是不会写,因为没有用C++开发或,所以觉得还得去花很多时间去学。但是会看过去几个版本的迭代,虽然有不会的,也很想去问前同事,但是大多数都是自己解决的。自己的性格也是那种不想麻烦人的,而且是离职的同事,更不好意思一直去烦别人。相较于我在开发Go服务端,这个产品还需要用wsdl,我真的是。。。
Q3:如果碰到不会的,你会频繁地去问前同事吗?
说到wsdl,再退2年左右,我也要写wsdl,要写一个服务端接这个wsdl,当时我想了1周,学了1周毫无头绪。那时候,还是我的领导写出来的,当时我就在旁边看。2年后,我在写wsdl,虽然不是用正规军的讨论,但我用别的方法把这个功能实现了,就用了1天。如果说2年有么有成长,那看起来还是有点的。
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也只是说大体上只会改接口字段,其他不会改。然而,慢慢地随着字段要添加,UI要改,QT布局又不好做。到后来,wsdl不要了,要改成http接口。其中一个接口50 60个字段,调用逻辑还全都改了。还多了弹窗,要做页面弹窗,原本的记录还得支持修改,就是那个50 60个字段。
Q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开发呢?
最后结果呢?经历了2个大版本改造,几个小版本迭代,顺利地交付给客户,更新他们的系统。也从只会改接口,到最后可以改UI,加页面弹窗等等,在刚接任务的时候,想都不敢想。在这条产品线,虽然不是说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但是也算是给公司立住了信誉吧。
其实回看这一段开发QT的过程,有几个点,我觉得有几个点是我做得还不错的,这个过程中,心态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我可以完成。
说是开发QT,在交接的时候,也是抓住重点,更多改的是接口字段。
第一阶段,那在同事离职之前,先列下来,最常改的接口在哪,要怎么加字段,如何生成新的接口(wsdl需要),如何打包。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应付了一段。
第二阶段,新字段在UI上体现,那就只好去看里面的代码怎么实现的,照着写。因为这个阶段改的比较多,所以就列了一个类似SOP。如果要加一个字段,去某几个文件,按照顺序,添加下来那就没问题了。就这样,也撑过了第二个阶段。
到第三个阶段,wsdl要改成http json传参。那只好查资料,全改,慢慢改,慢慢测试。
最后需要加新的弹窗,这个不是改一点了,也是照着里面有实现的代码仿照着写。
虽然真个过程也去问了前同事,基本上是实在想不到的时候才去,不过大多数都是我自己弄出来的。
单纯说写代码,这么一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3点:抓重点,多总结,会模仿。如果在一开始,就把自己再束缚在要学QT,那可能一开始就很难,而我是抓住重点,先就可能会改的地方,先熟悉。然后到了后面,如果有类似的功能已经实现的,我可以很快的地找到源码,并且去模仿它实现。在这过程中,我多做总结,把范式的提炼出来,一是加快我的开发速度,二是减少bug的出现,因为字段很多,加的地方也很多。会看源码,会去模仿,应该是让我能够顺利开发完的基础。
最后说说转变。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我不行,到我可以。刚开始在接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说我不行,甚至在别的任务碰到难的,没接触过的,大多数人会先说或者先想我不行。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说我不行的时候,是否先分析,评估过?然后工作不可能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其实也不都是来沉淀自己的硬实力的。再回到当初,我能说不接吗?答案应该也是不能的,当时我也算是团队里面能写一点的,无论从个人还是从公司层面,我都需要去承担这个责任。或许在那个时候我不能再已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而是得上升一个层次去看待了。我接下来的工作也不会都是我做过的,没有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自己也不会有更多的成长不是吗?在每次完成一个阶段的开发,我都对我自己能够完成任务,刮目相看。
【个人成长|gopher成长之路(四)(GO开发工程师写QT)】因此,经历过这么一段可以算是身心疲惫的开发历程,让自己的心态以及对自己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你比你自己想的要强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