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任务,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题,作PPT的演讲。这个“不一般”的作业,带给了我许多感动和感叹。
生活是物质和精神共存的世界,前不久看了BBC播放的印度市井,一位曾访问过印度的游客说了几个对印度的感受,第一种族观念仍然扎根在人们心中,印度贫富差距很大。第二上等种族的人掌握了大多学习的资源。第三印度留学生大部分定居海外,导致印度人才流失严重。第四印度仍是科技小国,以组装,低端工业为主,核心技术仍在大国手中。片子传达的是印度人民在贫困与迷惘中仍然乐观,积极向上的主题。所以这引发了游客的思考:物质和精神到底哪个更重要?
其实,在听大家讲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中,感觉大家也间接阐述了这个想法,有的朋友谈到了想成为一名厨师,有三四位同学谈到想成为家庭事业美满的人,也有同学为自己设立了想拥有某种特质的人,当然,也有同学提到老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有的同学想要有年迈后依然热心公益事业的奥黛丽赫本的善良,有的同学希望有资金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不管怎么说,物质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精神的物质是空虚的,没有物质的精神是贫穷的,如果都能拥有当然就是生活的乐趣
从大家真诚的演讲中,都看出了大家不同的性格和想法。这让我觉得对大家多了一份了解。在一位同学讲到老师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是不是同身边的人一样随口问问,而不是真心想知道,就像父母为他安排了未来。他举例了汪峰,曾经在乐队的他是有梦想的,但是在中国好声音上他常问道别人的梦想是什么,可是他自己却已经丢了梦想。同学希望自己是想能成为自己的人,这个我的主题有点相像,但明显我的差了他一个等级。或许这也是我自己并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感受这么多,自己的表达并没有那么符合逻辑与想法,所有,我也常希望能多经历一些。这位同学的演讲有一种直戳我心窝的感受。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现实吧,我们似乎一直是在想象的,对未来未知的想象。我的梦想只是一种想象,却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我的内心没有告诉我,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现在的生活与未来似乎已经看到,当初报大学专业也不知道干什么,毕业之后找工作,工作后结婚。人生似乎就是这样的轨迹。而我在途中一直是迷惘的,一直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为此,我始终觉得心纠在那。后来找了老师疏导。让我走出了自己的想象吧,毕竟还是要回归到现实。人都是这样吧,毕竟没有谁出生就在身上印有标记,将来谁谁会成为什么,他的道路会是怎么样。一位学长说不能实现的才叫做梦想,能实现的那是目标。让我们怀有这份梦想的情怀,享受这份想象的精神,与自己现实中的物质生活相符想成。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趣的事,在听了大家的演讲时,发现许多人都是原本在初升高时有准备考不上就去读职教的想法,最后又因为什么原因读了高中,然后考上了大学。大家的这种心态是不是影响了之后高中的学习以及高考呢?是否在高考的时候也是有考不上去职业学校的想法呢?这个想法是不是影响了高考的发挥?是否因此才只考了三本而大家其实都是有潜力的?当然这是班级里小部分的现象吧,不能因为一个小概率事情的发生就认为是科学的,其实这样的想法往往也会导致迷信的产生。但是,不管是不是有这个偶然性或者发生的必然性,作为一个过来人的想法,在踏进高中的那一刻,还是要静下心来想想未来自己想干什么,为自己确立目标,然后就是闷头往前冲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