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影响心电图吗 心电图如何看,正常的心电图图片

怎么看心电图?四个阶段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心电图周期由P波、Tp(或Ta)波、PR间期、PR段、QRS复合波、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组成,分别代表心电图的波、段、间期 。1.p波 。p波代表心房兴奋,前半段代表右心房兴奋,后半段代表左心房兴奋 。P波时限0.12秒,高度0.25mv,当心房扩大,两个房间传导异常时,P波可为高音调或双峰P波 。2.PR区间 。兴奋沿着前-中-后节间束传导至房室结 。由于房室结传导速度慢,形成心电图上的PR段,也称PR间期 。正常的PR间隔是0.12 ~ 0.20秒 。当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受阻时,表现为PR间期延长或P波后心室波消失 。3.QRS情结 。左右心室通过希氏束和左右束支同步向下兴奋,形成QRS复合波 。QRS复合波代表心室除极,兴奋时限小于0.11秒 。当心脏左右束支阻塞时,心室增大或增厚,QRS复合体增宽、变形、时限延长 。4.j点 。QRS波结束和ST段开始的交点 。这意味着所有心室肌细胞都去极化了 。5.ST段 。所有心室肌去极化和复极化的一段时间 。此时,各部位的心室肌都是去极化的,细胞间没有电位差 。所以一般情况下,ST段应该在等势线上 。当某一部分心肌缺血或坏死时,去极化后心室仍存在电位差 。此时心电图ST段偏移 。6.t波 。随后的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 。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上,T波应与QRS主波同向 。心电图中T波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心肌缺血时,可表现为T波低电平倒置 。高耸T波可见于高钾血症、急性心肌梗塞超急性期等 。7.u波 。部分导联T波后可见u波,现认为与心室复极有关 。8.QT间期 。代表心室从去极化到复极化的时间 。正常的QT间期是0.44秒 。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引入了校正QT间期(QTC)的概念 。计算方法之一是QTc=QT/RR 。QT间期延长往往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9.PP区间 。P-p间期是两个P波之间的时间,表示一个心动周期的时间 。一般用RR间期表示(R-R间期是两个QRS波之间的时间) 。计算方法是:60除以心率(正常窦性心律为60~100次/分),所以PP间期为0.6 ~ 1.0 s 。
心电图怎么看啊?
心电图是记录在布满方块的纸上的,所以要想知道心电图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知道这些方块代表什么 。在这些方块中,每条垂直线相距1毫米,每条水平线也相距1毫米 。它们形成一个1毫米见方的网格 。粗线为每五格一条,每条粗线间隔5mm 。粗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形成一个大正方形 。心电图记录纸以25mm/s的国际标准速度移动,也就是说,每个小的水平网格代表0.04s;每条粗线之间的距离代表0.2s,在国际上,记录心电图时对施加的电压也有规定,即施加1mV的电压时,基线要精确抬高10个小方块,即每个水平小方块代表0.1mV,每个大方块代表0.5mV,每两个大方块代表这个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一个心动周期将在新的电描记图上记录一系列具有不同高度、宽度和宽度的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了解这些波形及其含义是教你如何阅读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低振幅的第一轮钝性波形,记录窦房结兴奋的左右心房 。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兴奋首先从它开始,所以P波前半部分记录右心房的兴奋,中间部分记录左右心房的共同兴奋,后半部分代表左心房的兴奋 。除aVR导联外,P波基本垂直,肢体导联P波高度大多小于0.25mV,胸导联垂直P波高度小于0.15mv,正常P波宽度不应超过0.11s. QRS复合波,P波后一种狭窄但振幅高的复合波 。它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 。代表来自房室结的兴奋,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细长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收缩 。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心室收缩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波是出现在上行波之前的清晰的下行波形 。如果很小,宽度小于0.04s,深度小于0.15mV,我们就记录为Q波;如果又高又宽,就叫Q波;当然有时候也是不可或缺的 。不管有没有Q波,第一个向上的高点波就是R波;下面向下的波是S波,按深度也可命名为S波和S波 。之后向上的波称为R”(r“)波,向下的波称为S”(s“)波 。因为浪的高低不同,可以组合成很多种形式,但也是有限制的,最重要的是时间限制 。通常正常人的QRS综合征时间为0.08s,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可以在0.06~0.10s的范围内波动,要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0.12s,就有病理意义 。在最后一个波群暂停后出现的t波,代表心室复极(心室舒张)为下一次心室去极化做准备 。观察T波时,要注意它的方向、形状和深度 。(1)方向,正常情况下,T波在、导联是垂直的;导联可出现垂直、平坦、双向甚至倒置的T波;aVR导联t波肯定是倒置的,但与aVL和aVF导联QRS综合征的主方向一致 。胸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 。当然,T波倒置有时出现在V1和V3,但它们的深度通常不超过0.25mV当倒置的T波出现在V3导联时,前两个导联的T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异常的 。(2)形态,通常T波波形平滑,有自然顶 。t波一般不对称,上升平缓,下降至略陡的等势线 。(3)高度(深度),每个导轨
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0.5mV,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1.0mV 。异常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T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u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 。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P-R间期、S-T段和Q-T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 。熟悉了解这些间期代表的意义是知道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三步 。P-R间期,笼统的可以表示为P波开始至下一组QRS波群开始的时间 。它包括了心房内、房室结以及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时间 。正常的窦性心律时,它的范围是在0.12s~0.20s,当然在心率加快时,它也可以相应地略为缩短 。不过如果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它的时间就会延长或缩短 。ST段,指的是QRS波群终止到T波开始之间的一段时间 。正常的ST段是与T波相连的基本位于等位线上的微微上扬的线 。观察ST段主要是看它是抬高还是压低,以及他的形态是上斜、水平还是下斜 。正常情况下,肢体导联中的ST段可以较等位线抬高0.1mV,也可以略压低不超过0.05mV;在胸前导联V1~V3中ST段也可以抬高最多达0.3mV,在V4、V5导联中ST段的抬高不超过0.1mV,但所有的胸前导联的ST段压低都不应超过0.05mV 。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上述范围,应该引起大家地注意 。正常地ST段是上斜型的;如果出现水平或下斜型的ST段,也是异常的 。Q-T间期,测定的是QRS波群的起始至T波的终结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除极和复极的时间 。它的长短是随心率的快慢而变化的,我们常用Bazett氏来进行校正,即Q-Tc=k? (k为一常数),Q-Tc的上限男性为0.39s,女性为0.44s 。心脏机械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曲线图形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间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一、心率的测量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 。例如RR间距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 。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 。心律明显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数值进行测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浅为准 。测量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超始部水平作为参考水平 。如果QRS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 。,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测量规定: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一般规定,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
如何学会初步看心电图?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 。一个波组包括 P 波、QRS 波群、T 波及 U 波 。看心电图首先要了解每个波所代表的意义 。(1)P 波 。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 。P 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 。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 波群 。典型的 QRS 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 Q 波,继 Q 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 R 波,R 波后向下的波称为 S 波 。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 QRS 波群 。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 波 。T 波位于 S-T 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波 。U 波位于 T 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制未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

低血糖影响心电图吗 心电图如何看,正常的心电图图片

文章插图
心电图怎么看?看懂心电图需要关注几个点:1、心率,也就是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的频率,正常的窦性心率范围是在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是窦性心动过缓,高于100次/分是窦性心动过速 。2、节律,正常人的节律都是窦性心律,除此以外就是异位的了,异位的节律有起搏的,还有房颤的,还有常见的窦性心律不齐,有些人会问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病吗,其实不是,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异,一般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现象会逐渐消失的 。3、ST改变也是比较多见的,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合并有心脏基础疾病的病人,ST改变往往提示有冠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4、早搏,早搏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出现了早搏要及时去找医生看 。5、右束支传导阻滞,如果以前没有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最近新近出现的要引起重视 。最后不管诊断是怎么样的,拿到心电图的第一时间都要拿给临床医生去看 。
心电图怎么看01拿到心电图报告,先看诊断结论,“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正常范围”这样的结论属于正常 。当出现“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结论时,那么,就要格外重视了;然后可以看具体的检查参数,与正常参数做对比;最后就是看图像,需要了解各种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心电图简易分析:1、拿到报告,先看诊断结论当看到“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正常范围”这样的结论时,那么心电图检查都还正常,因为窦性心律就是正常心律,而窦性心律不齐呢也并无大碍,都是正常的意思 。当出现“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结论时,那么,就要格外重视了,必须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寻求治疗 。2、看具体的检查参数虽然说,心电图主要是图像,但是,报告中也会有具体的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对比,我们也能大致了解到心电图的具体情况 。正常范围如下:3、看图像电图记录纸上有许多小格子,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义 。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 。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心电图上有各种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如P波:正常心脏的电激动从窦房结开始 。由于窦房结位于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的交界处,所以窦房结的激动首先传导到右心房,通过房间束传到左心房,形成心电图上的P 波 。P波代表了心房的激动,前半部代表右心房激动,后半部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P 波时限为0.12秒,高度在肢体导联为0.25mv,胸导联为0.2mv 。当心房扩大,两房间传导出现异常时,P 波可表现为高尖或双峰的P波 。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间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
低血糖影响心电图吗 心电图如何看,正常的心电图图片

文章插图
怎么看心电图1电图记录纸 。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 。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 。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0.04s;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0.2s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 。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 。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 。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 。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 。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0.11s 。QRS波群,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 。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 。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 。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0.04s,深度不足0.15mV,我们将它记做q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Q波;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 。无论有无Q波,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波就是R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S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S波和s波 。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R’(r’)波,向下的波则称作S’(s’)波 。因为波的高低不同,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但它也是有限制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QRS波群的时间0.08s,可以在0.06~0.10s范围内波动 。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应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0.12s便有病理意义了 。T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心室的舒张),以备下一次心室的除极 。观测T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 。(1)方向,正常情况下,在Ⅰ、Ⅱ导联中T波是直立的;Ⅲ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T波;T波在aVR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aVL和aVF导联中则是和QRS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 。胸前导联的T波通常是直立的,当然,V1和V3有时也会出现T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0.25mV,当V3导联中出现倒置的T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T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2)形态,通常T波的波形是圆滑而有个很自然的顶端 。T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 。(3)高度(深度),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0.5mV,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1.0mV 。异常高尖的T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T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u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分为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起自结间束,称Bachmann束)、房间交界区(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又分为前分支和后分支)以及普肯耶纤维(Pukinje fiber)构成 。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顺序出现的心电变化密切相关 。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同时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最后兴奋心室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
【低血糖影响心电图吗 心电图如何看,正常的心电图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