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会投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

【我为什么会投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这是我内心想了很久的一个话题,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咨询我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问题,虽然有些方面我研究的还不够透彻,但是我真心希望将自己这段时间学习和实践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毕竟现在比特币这么火爆,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而往往很多人还不知道怎么入门,更一度将比特币等同于区块链,所以我觉得现在我应该干点什么。
但是在跟大家分享之前,我觉得我还是先来一段内心的独白,跟大家讲讲,在去年的时候,我为什么会选择去做区块链这个东西。
1、工作转型期
我在一个体制内的银行工作了六年,基本上全程参加过核心银行系统的建设,虽然在这过程中业务领域,产品设计等方面也有不少收获,但是相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讲,终归进步非常缓慢。
不仅如此,在这几年,体制内企业普遍降薪,再加之以极其狭窄的晋升空间,很多同事留不住了都选择跳槽。而我也早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我自身时间紧迫感很强烈,我不想坐着等着。
这几年真的是银行转型之年,而这转型却也伴随着无比的“痛”,因为员工流失非常严重,经济效益上不去,工资不可能多发。对我们每个做着基本开发的人而言也是面临着转型的问题。
我在犹豫是否选择跳槽的时候,我偶然一次机会注意到我们总经理写到的一篇关于区块链的文章,后面也陆续看到类似的新闻,特别是Ripple的全球结算网络让我大为震惊,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全球汇款只有西联汇款和swift。后来我才回忆起,几年前听说的比特币,我当时纳闷矿是个什么东西,哪里有矿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这几年我错过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源于我对它的不了解。
后来,我们单位不断将区块链的应用提上日程,于是我越来越感受到如果再不参与进去,又没有选择跳槽出去,那么只能坐着等死。
于是便大胆选择直接和总经理联系,争取了这次参与的机会,并逐步成为我们单位区块链项目的主要开发负责人。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因为换了部门我与很多奖励无缘,只能靠普通的工资过活。
2、区块链元年
2016年对中国而言可以说是区块链元年,民间不仅成立了如Chinaledger,金链盟等多个区块链组织,国家更是非常重视,比如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工信部主导发起了“工业与区块链发展论坛”并发布了白皮书,到现在,国内的区块链会议和组织真是数不胜数。
截止目前,从银行业角度,浙商银行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票据,邮政银行发布了区块链的托管业务,招商银行将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一套行内使用的跨境机构清算网络,这些现象都在表明,区块链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即便像央行和银行这种强监管的机构也在尝试在区块链的应用上做创新型的探索。
所以,从这点看,我当时冲动的选择多少跟上了社会发展的节奏,虽然区块链技术很多方面不太成熟,但是依然挡不住它的明显优点被大家广泛的认可。
在这元年里,更多的人是和我们一样,都在埋头苦干,以期发布领先的应用,抢占区块来应用的高地。
区块链技术就和五六年前的大数据一样,当时即便很多企业可以随便用一个mysql就能解决数据存储的问题,但是只有当数据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发现它的价值,但真的到那个时候,就错失了大量的先机。相信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严重依赖线上的交易方式,各种网络安全问题频出的时候才真的能认识到区块链的巨大价值。
3、十三五规划
在这个元年里,还有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就是区块链被写入到了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大家可移步至十三五规划加入区块链技术了解。
我当时本以为,作为一个还在发展中的不是完全成熟的技术,不可能被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重视,但是没想到一切都来的太快了。
如果我们自以为聪明,认为区块链技术只是一种甚嚣尘上的狂躁,那么就应该反思下国家层面的认可又是为什么?这恰恰说明是我们自身的主观不接收,而不愿意去了解这么一门技术。
区块链技术在重大技术里列在倒数第二位,倒数第一位的是生物科技,前面还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可以看到,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的已经相当成熟了,基本上都是在应用层面进行发挥。而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都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蓄势待发。
区块链本是源自于比特币的一个底层技术,当时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为了保障比特币的运行安全,防范双花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的链条结构,从而达到了出奇的效果,并逐步被大家认识到它在很多方面应用的潜能。


我还在路上,我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及时分享。在这个路上不断提高思维认知,和大家共同进步。感兴趣的朋友请跟上,我的微信公众号是【李白话日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