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羊肉泡馍


他盯着邻座吃泡馍的姑娘,不时喉咙滚动下,我知道她馋的不是姑娘,是泡馍。
前两天朋友打电话,说要回西安了。许久未见面,拥抱之后我问他:“想吃啥?尽管说。管够!” “走,泡馍!好几个月都没吃泡馍了。你是不知道我这几个月怎么过来的!”
掰馍时,他将经历像白吉馍一样掰开,静静的对我诉说。



我想起第一次吃羊肉泡馍的情景。高考时我和室友去县城考试,中午朋友提议去泡馍馆。吃完之后没地方去,去了网吧。结果平时挣钱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老板给我俩说:孩子,今天高考,叔不能害了你啊。

其实就是想中午进去趴一会。结果生生在大街上溜达了一中午,下午考试的时候提前走进考场。这件事后来被同学们笑了好久。很多人当时笑我俩,赞扬那个网吧老板。后来想想,这个网吧老板的智商线有点短。你要是真有良心,干嘛平常一宿一宿的让我们上夜机,这个时候倒发善心了?
之后上了大学来到西安,我陆陆续续吃遍了西安最有名气的几家泡馍馆,各有滋味,品评不一。今天又和朋友来家门口的泡馍馆。在整个吃泡馍的过程之中,我忽然洞见了很多人生道理。 【一碗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是陕西的第一道小吃。外地人提起陕西的小吃,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羊肉泡馍。
首先第一个,每个人进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交完钱会领到一张买泡馍的票。食物是人类最直接的需要,也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刚开始的愿望很简单,只是吃喝拉撒睡。但是后来就慢慢变了。
买了票之后,很多人不会只是单纯的只吃一碗泡馍。一定会叫凉菜或者配菜,这就像人一生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吃喝,一定要有其他的一些东西陪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又或者名誉金钱。
很多人会领到空碗和七分熟的饼,这就像人生一样刚开始的时候都是空白的,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才会有成果。
一碗羊肉泡馍
文章图片
领到馍之后,一定要先去洗手。就像人在开始做一件久远而又有意义的事之前,一定要格式化自己的内心和大脑储存。然后专心致志的做事。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吃泡馍的第一道程序:掰馍。
掰馍是很讲究的一件事。馍首先要从中间一分二,然后二分四。很多人不懂这个方法,拿到馍之后只是想着赶紧掰完,然后可以吃美味的羊肉泡馍,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一般的要掰成黄豆粒大小,这样厨师在烹制的时候,高汤的味道才能全部渗入到每一个掰好的馍粒之中。就像做事一样,只有把每一个细节处理好,整个事情到最后你回味起来才更有意义。
你掰馍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吃了,泡馍的味道,会随着空气流动到你的鼻尖,胃开始用蠕动进行抗议,这时候有些人会忍不住四下环顾。四下环顾有人会看别人的馍大概多大,又是如何吃掉得。而有的人看着别人吃就不专心掰馍了,会急于求成迅速地把馍草草了事地掰完。有些人会善于观察,桌子上有一个牌子上边写着羊肉泡馍的简单介绍分类以及吃法。这样就不用去看被人怎么吃。这样一条捷径就诞生了。




其实人生就像掰馍,不分早晚,赶上趟就行。
你掰馍的时候有人比你掰完早,有人比你掰完迟。很多人看见有人比自己掰完早,就会心急然后加把劲,而有的人会不急不慢地掰完。还有的人在刚开始掰馍的时候就会看大家掰馍的速度,然后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保持中间速度,这样吃的时候不早也不晚。有的人一直慢腾腾的,把大家看的着急,而且最后大家吃完了还要等他,人生就是这样一群人总有一个人垫底。
而有的人即使掰的慢,但是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标准,绝不敷衍了事。这种人做事你会感觉到一种很有信念,而这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羊肉泡馍的烹制品种很多,比如水围城,口汤,干泡,单走。就像人生实现理想的途径一样。有人是接着老爸老妈的努力,而有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人是靠自己的人脉。大体也就这几种。人生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味道。
吃一碗牛羊肉泡馍,不光有馍还会有香菜末,糖蒜,辣椒酱等。这就像一个人奋斗不可能光是自己的努力,还得有别人的帮衬,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优秀的人一定会建立自己的团队。比如汉高祖刘邦的三个枪手萧何韩信张良,又例如李世民的梦想合唱团——魏征房玄龄李靖秦琼等。个人奋斗十分重要,而拥有一个有战斗力和杀伤力的团队,百分重要。而有时候这些配料恰恰影响了主料的口感,比如辣椒酱。



吃泡馍就像谈恋爱,一定不能着急。

吃泡馍时,要从边缘慢慢的蚕食。中国有句好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遇事要冷静沉着,想好每一步的施行细节,以及带来的结果。我曾经吃饭的时候,就被烫的在地上跳过来跳过去。
当泡馍慢慢地从的碗里到你的筷子上,再到你的嘴里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好像不是再吃饭,而是在品味一件艺术品。然后轻轻地咀嚼,你会感觉到那种香味瞬间弥漫你的整个感官享受。
然后不断地进食,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会享受到西安羊肉泡馍带给你的独特享受,这是西安这座城市给你的最初味道。
由最初的一个大饼到最后的馍花,再到一碗羊肉泡馍。我想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从一张白纸,到发愤图强,高调做事,然后低调做人。陕西的黄土之下埋葬了无数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掬起一抔黄土,感慨万千。你的脑子里闪现的是秦始皇,赵高,李斯,韩信,项羽,张良,汉武帝,霍去病这些王侯将相,但是今天他们在哪呢?都是历史的过客。
我想起了陕西当地的一段方言民谣: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这句话很多第一次听,说就像是废话,但是这讲的是人生的境界。 第一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层,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而陕西的民谣刚好讲的是,第三层的人劝第一层第二层的人,不要张扬,学会低调。这个时候他们就会讲,韩信因为军事才能拜将封王,但是三十六岁却死在一群女人手里。原因就是太张扬。所以要夹着尾巴做人。而羊肉泡馍就是要让你慢慢磨练自己,学会像泡馍一样好吃有味道,内含有文化,并且低调。而不像饼,大而笨拙,高调行事,张扬无度。


饼也好,泡馍也罢,终归只是一碗饭。
所以当我们吃泡馍的时候,要学会知足,学会珍惜。就像汉初的黄老之学一样,无为而无不为。适可而止,但是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
吃完之后我们会要一碗汤来品一品。唱戏的腔,厨师的汤。这一碗汤代表了厨师的水准,也道出了中华饮食文化和西周礼仪文化。这样一碗汤会缓解肠胃压力,仿佛游走于周身的奇经八脉。身体各个器官之间达到平衡,就像中国古代王朝的清官和贪官一样,二者兼具才是平衡。
吃完后,擦擦嘴,就要走出大门时,看见墙壁上名人吃泡馍的照片。再看着门前来来往往的人,想起了太史公司马迁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在这个商道充斥我们生活,眼球经济旋律不断变快的社会。能吃到一碗正宗的长安味道的羊肉泡馍,除了美味和知足,涌上心头的还有感恩。是的,我们应该感恩。
这样一碗泡馍您吃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