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熵增,煽减,负熵的概念

@ #概念 #观点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用来度量体系的混乱程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一切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

特征 解读
熵增 混乱无效的增加,导致功能减弱失效。 人的衰老、组织的滞怠是自然的熵增,表现为功能逐渐丧失。
熵减 更加有效,导致功能增强。 通过摄入食物、建立效用机制,人和组织可以实现熵减,表现为功能增强。
负熵 带来熵减效应的活性因子。 物质、能量、信息是人的负熵,新成员、新知识、简化管理等是组织的负熵。
“熵”理论源于物理学,常被用于计算系统的混乱程度,进而可用于度量大至宇宙、自然界、国家社会,小至组织、生命个体的盛衰。
我们这里不从过于宽泛抽象的层面来讲熵,我们紧扣系统的功能是增强还是减弱。生命系统要能输出生命活力,企业系统要能为客户创造价值,国家系统要能够带来发展繁荣富强,每一个系统都要实现功能。
【熵,熵增,煽减,负熵的概念】熵增就是功能减弱,人的衰老,组织的懈怠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功能的丧失。熵减指功能增强,比如人通过摄入食物,组织通过建立秩序等等实现熵减,功能增强。另一个概念是负熵,负熵是指能带来熵减的活性因子,比如物质、能量、信息这些都是人的负熵,新的成员、新的知识、简化管理这些就是组织的负熵。比如说公司倡导的日落法,每增加一个新的流程环节要减少两个老的流程环节,这些简化管理的动作,也是一种负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