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付费学习

昨天和朋友聊天,我说从今年到现在,我在付费学习上花了近万元。我以为他会惊讶于我的付费学习,毕竟你想学的大多数资料都是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的。没想到他却说,虽然我没有像你一样刻意去学习理财、写作或者舞蹈,但是,我每天会花费5到10元在微博上“围观”。他见我不明白,就继续解释道,如果你关注的微博名人或大V,有人花200元向他(她)提问,当你恰好对此问题也感兴趣时,就可以用1元“围观”问答,看到答案!(挺有意思的,可以看截图)
我为什么选择付费学习
文章图片
文/七云舒 我们都是属于乐意为知识付费的人,于是聊起了为什么在这个几乎可以免费获取任何知识的时代还愿意付费学习。
01置换自己的时间
作为一个拥有十多年网龄的网虫,我曾经无所不用免费资源。找书、看电影,那都不是事儿,只要用点心就没有找不到的,并且这种寻找资源的本领,也成了我炫耀的资本,让我非常有成就感,感觉能为自己省下几个亿似的。
可是,三年前一次在网上找学习教材的事情,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我下载了无数个网络版本,要么字迹不清晰,要么内容残缺,要么排版混乱,甚至中间还隔几页就会有培训机构的广告,最后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找到既清晰又完整的版本。可是这个过程消磨了我的耐心,使我变得焦躁不安,让我本来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大跌,后来看到书店纸质版的资料不过也就二十多元。然而,我找免费资源不仅花了好几个小时,按工时算的话,我真是损失惨重,并且这个过程中还打消了我学习的积极性,想想就觉得悲哀。
现在,我基本都会花个位数的价钱在一些阅读平台购买正版的电子书,对于特别喜欢的书也会购买纸质版。同时也注册了某奇异的会员,有时间了就可以看自己想看的电影,高清且没广告。还在某学习平台上购买了一些网络课程和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比免费的要有价值的多,而且还省去了整合资料和甄别资料的时间和精力。不过,付费置换时间是一个相对概念,你觉得自己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这个资料不太重要,那就没必要付费了,你可以慢慢找免费的。
所以,我觉得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找免费资料和看无聊的广告,毕竟,人的一生时间才是最珍贵的,浪费的每一分钟,都是自己的生命!
02系统学习,少走弯路
去年,我开启了疯狂的学习历程,千聊、荔枝、朝夕日历、职场充电宝等平台,几乎每天都会发布一些微课,每节9.9元,但如在朋友圈转发就可以免费进入听课。我初期频频转发,加了好几个微课,每天都特别积极的去听、记笔记。
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花了那么多个晚上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和当初预想的大相径庭。学的知识非常零散,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免费授课的老师大都很年轻,可能希望通过免费平台来积累授课经验和积攒人气,所以,水平有限,对于知识的讲解只是隔靴搔痒。二是,有些微课只讲入门知识,想通过一节免费公开课吸引大家参与付费课程,这样你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不过是听了场宣讲会而已。
所以,碎片化的信息,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导致自己花的时间和获得的知识不对称。
此外,让我深有体会的还有学习理财这件事。四年前我就有开始了解理财,但都是免费的资料和断断续续的视频讲解,因此,很多时候不明所以,导致自己的盲目投资,收获了血和泪的教训。
现在系统全面的学习理财之后,发现自己豁然开朗,有问题了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短短半年,就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说明名师很重要,他知道如何因人施教,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你能够拨开外表看本质。
所以,付费学习可以让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
【我为什么选择付费学习】03花钱比意志力靠谱
意志力薄弱的人对这点应该颇有感触。有时候,因为成本较低,所以对学习不够重视。之前同事办健身卡送了一张季度卡,她送给了我,开始还可以坚持去了几天,但当我有点事情,或者不想学的时候,就会想反正不学我也没什么损失,于是,就会产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念头,我也确实这样做了,所以健身收效甚微。
后来的理财课和舞蹈课,我都坚持下来了,因为,我花了钱呀,不学回来,怎么对得起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呢?落下一节课都会让我觉得心疼肉疼,有时候对于没弄清楚的知识点或者没学会的舞蹈动作,自己私下会努力的练习,害怕跟不上就会落后其他同学。所以,付费学习对于像我这种间歇性满怀斗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懒人,是非常有效的。付费相当于找了一个随时监督我的小伙伴,是我坚持学习的最大驱动力。
想起前几天写的一篇关于理财的文章,我在末尾备注可以留言邮箱,准备把电子书共享给大家。到现在为止,我发了123封邮件,每发完一封邮件,我都有留言“收到回复”,但是,真正回复我的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我在想,连回复都不愿意,估计也不会愿意去看书,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又不用花钱就留了邮箱而已。
04思维的改变和圈子的提升
之前在一家设计院工作,平时都很忙,业余的时候就是打牌和逛街,其实不太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身边的朋友都好这一口。后来,考入了事业单位,几个女同事会经常在一起,话题一般都是对这个社会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不限于经济、文化、地理、娱乐,感觉自己每天都在思考问题。我想说的是圈子和朋友真的很重要,他们会影响直接影响到你。
真正改变我的是我的理财老师,他和我同岁,却通过自己的投资理财身价过百万了,这并不让人惊奇,但他是一位程序猿,却文采了得,已经出了自己的书,日语超级棒、唱歌好听、长得也帅……,重点是人家已经这么优秀了,还非常努力。
每次看他写的文章,听他分析理财,我就感觉醍醐灌顶。他推荐的书我都买了在看,觉得确实不错,他分享的学习方法我也在用。和他接触之后我的思维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对时间和金钱有了新的认识,自己也比以前更自信了。
我们一同跟他学习的同学,都会互相帮助,互相解答难题,分享学习心得,相互监督,共同进步,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也构建了一个新的朋友圈。
古话说的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我现在是体会颇深。
另外,付费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平时看到写的好的文章,我会点赞,如果文章对自己有帮助,也会打赏,虽然不多,但却是自己的一点心意和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即便他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可那也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学习、消化和总结的。而且我也期待看到他分享更多、更高质量的文章。
所以,我觉得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可以有选择的付费学习,不仅让你事半功倍、精力集中、督促学习,而且这种通过接触牛人,致使自身思想的改变和圈子的提升,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但是,知识付费学习这个新兴市场如其他新兴产业一样,颇受争议,这需要我们理性的对待,它的弊端如下:
第一,需求者的盲目跟风
当付费学习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很多付费用户不是在买知识,而是在为喜欢的人格花钱。因为知识付费,本质上是一种喜欢经济。这种没有标的物的商品,通常会靠营销手段来取胜,这就会让消费者陷入盲目的跟风中,缺乏辨识。
第二,对知识的不求甚解
供需关系形成后,供给者为了满足需求者只能提供最简单的答案乃至最趋时的内容,需求者也会满足于这些没有论证与验证的回答。这种以解决知识需求难题为出发点的知识付费,同样是在花钱获得碎片化的知识,不能使知识完整化,系统化,这恰恰是在抹杀、消解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第三,错误的价值导向
知识付费是满足用户终身、跨界、碎片学习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它是无标的的商品,就会引起错误的价值导向:只有付费才能学到真的知识,而且价格越高越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理性消费,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因此,虽然付费学习饱受争议,但是我觉的它一定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些靠营销取胜的知识付费微课最终会被淘汰,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品质优、内容佳、口碑好的知识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