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

文章图片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

文章图片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

前言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广泛推行倒逼学校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建设 。 基础教育学校要用新的管理理念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 包括制度层面和信息系统基建层面 , 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趋势 。 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财政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 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 。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需要反复地测试、总结和修正 。 相信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必将助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 推动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
一、存在系统风险和安全隐患
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涉及系统风险性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 因为不同职能的信息系统存在差异 , 这些系统上的数据最终要汇总到财务系统上 。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 , 虽然学校在不同的系统上预留了结构 , 但是其信息传输的网络并不统一 , 例如区域网、局域网、校园网等 。 在不同的网络上可能会存在病毒 , 如果财务系统接收时没有做好消杀工作 , 很容易出现恶意攻击 , 导致系统信息受损 。 另外 , 管理人员在进行系统操作时 , 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操作 , 或在传输过程中没有采取加密手段 , 可能导致传输后的信息数据紊乱或者丢失而无法汇总 。 财务信息系统还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信息攻击 , 比如黑客入侵等 , 也有可能由于操作系统漏洞、系统组件漏洞等造成安全隐患 。

二、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建议
(一)加强认识 , 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层面的重视和整体层面的规划 。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 , 管理层应当加深对制度改革现实性需求的认知 , 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 在财务管理中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 实现“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 提升工作效率 。 基础教育学校是在各级省、区、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 , 上级领导们要总览全局 , 从国家或者省区市战略的整体出发 , 对信息化建设有更充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 并由上而下地传达理念 , 对存在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理解上的误区给予纠正和解释 , 这是信息化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 在此基础上 ,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 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后盾 。 所需经费必须考虑到开发以及后期维护等全过程的支出 , 不能局限于眼前 , 长远的计划要和实际的方案匹配 。

(二)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 。 基础教育学校必须结合实际 , 充分考虑“内培外引”的方式组建一个综合能力强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 。 第一步是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标准 , 尽量招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 比如有计算机知识背景的财务人员 。 退而求其次地选择财务知识过硬的人员 , 然后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 促进其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 , 这一过程中要落实培训的有效性 。 第二步是努力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提高职称 , 争取开辟其与在职教师一样的晋升通道 , 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 通过激励和考核制度 , 鼓励他们终身学习 , 发挥创造潜力 , 力求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 对于基础教育学校 , 完整的信息化建设团队应该是专业财务人员和专业信息科教师的结合 。 建议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可以包含校级、财务主任、财务、各部门或中心的主任以及信息科的核心教师 , 这是学校方便可行、成本较低的方案 。 团队信息化系统思维的提升 , 有利于保障财务信息系统在后期出现小问题时降低对外部开发公司的依赖 , 降低前期系统开发和后期维护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 进而提高沟通效率 。 另外 , 要加快财务人员从“核算者”向“管理者”的思想转变 。 新时代背景下 , 财务人员的定位不再局限于学校经费收支等核算业务 , 更注重的是管理思想 。 整个建设团队培训不仅要包含财务及信息技术知识 , 还应提高团队的合作意识、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 。 在实操培训过程中 , 对于基础教育学校一致性的问题和操作技巧 , 上级层面可以统一布置培训以减少成本 。 通过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策略来提高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队伍的水平 。

(三)强化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
首先 , 建议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由上级单位布置和牵头以形成整体思路 。 结合国家相关信息标准、行业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 从财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入手 , 勾勒轮廓清晰并有效的信息化层级、模块、标准 。 基础教育财务信息化建设 , 可以以财务信息化建设比较成功的高校作为案例进行借鉴 。 他们在教育面向的群体、教育内容、实现方式上存在差异 , 但是其组织结构比较接近 。 学校可以参考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实施中成效显著的流程和环节 , 再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具有的特点和本区学校具体情况 , 构建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 。 确定系统之后 , 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标准 , 从上到下、由大及小 , 定义标准的API接口 , 保证数据交互时的通用性 。 在统一的系统中谨慎考虑不同学段的学校功能需求的差异来开通不同的功能 。 在建设后期也要保持与系统开发公司的联系 , 适时调整需求 。 对于没有或者信息化系统开发较少的学校 , 可以考虑由信息化建设选中的公司统一开发以保证链条的完整 。 从长远看 , 这也能减少经济成本、提高利用效率 。 其次 , 强调各关联子系统负责人的作用 , 打破系统内部因为职能分工导致的断链 。 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为全盘管理的系统平台 。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财务信息化数据支撑 ,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确保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的及时 。 打破系统壁垒 , 消除信息不对称 。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领导小组 , 由领导小组成员来协调财务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构建和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 加强他们的沟通 。 信息化系统开发公司应及时响应需求 , 对系统进行更新、优化 , 确保制度约束和指导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流程简单化、效能最大化 。

(四)加强风险防范 , 提高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
基础教育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 相比其他管理系统 , 信息化建设中的财务系统作为组织机构核心系统之一 , 是较为中心化的系统结构 。 财务系统涉及的流程最复杂 , 与其他业务系统联系最密切 , 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信息化系统能否顺利运行 。 一方面 , 加大学校公共基础网络安全建设软件和硬件的投入 。 比如购买专业的安全防护软件 , 包括网关、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 另一方面 , 及时升级学校计算机网络病毒库、防火墙策略、更新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等 。 最后 , 按照“最小授权”“关键权限多人负责”“职责分离”等原则设置相应权限 。

只有正确得到系统授权 , 才可以进行相应的系统操作 。 关键的业务操作 , 还需要清晰地记录操作日志 , 便于安全审计 。 安全是设计出来的 , 而非单纯靠检查做到的 , 这就要求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与规范纳入系统整体设计之中 , 并纳入采购招标要求 。 日常工作中需强化网络安全管理 , 定期开展系统及网络安全防护培训 , 让团队保持较好地信息安全素养 。 用完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 将入侵和病毒挡在系统之外 。 在当前“互联网+”浪潮下 , 可将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服务器运维、系统与数据的备份及归档、安全防护等专业性强的工作交由学校IT部门负责实施 , 必要时可考虑外购实力强大的企业的云计算产品 , 这样财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业务操作的安全规范上 。

结语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一环,需要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和问责制 , 并列入学校考核方案 , 保证权责分明、互相监督 。 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规定和信息技术规范 , 将保密工作与信息系统同步到规划、设计与实施的环节中来 , 注意与系统开发公司签订保密协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