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文章图片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 , 泰坦尼克的故事就是rose讲述的那样 。 可鲜少有人知道泰坦尼克号上最后一名获救的人其实是一名中国人 , 卡梅隆的电影也是借鉴了他的经历 。 实际上 , 百年前共有6名中国人在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中幸存下来 , 但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 。


1998年 , 导演卡梅隆把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 迄今为止这依旧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 , 虽然小李子已经被岁月摧残成了大叔 , rose早已不是那个高贵的贵族姑娘 , 但是电影每次重映都会掀起一阵热潮 , 甚至很多九零后零零后都是这部老电影的忠实影迷 。 现实中 , 百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探秘和揭秘比比皆是 , 然而依旧没有人能完全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 无论多么高超的技术都无法还原当年船上的众生百态 , 从头等舱到三等舱隔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 电影把焦点对准了上流社会的奢华和男女主冲破世俗的爱情 , 以及面对灾难的众生相 , 可电影毕竟过于写意 。 所以会有视死如归的船长 , 保持体面的绅士 , 奏响颂歌的乐队 , 共赴黄泉的老夫妻 , 以及把生的机会留给爱人的男主 , 还有那颗永沉大海的海洋之心 。 电影精妙的拍摄手法 , 盛大的场景布置 , 还原灾难的同时歌颂爱情 , 卡梅隆不愧为大师级的导演 , 然而24年后他以纪录片《六人》监制的身份 , 再度探秘泰坦尼克背后的故事 。

纪录片中卡梅隆首次透露 , 电影中rose躺在门板上获救的灵感来自于一名中国幸存者 。 2012年 , 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 , 电影重映了加长版 , 将其中一个删减的片段播放出来 , 在泰坦尼克完全沉没后 , 所有人都在冰冷的海水中逐渐丧失生命 , 搜救艇穿行在冻僵的尸体中 , 最后在一副门板上救起一个中国人 , 而这个镜头的原型正是那位幸存者——方荣山 。 2015年TomFong在一个荒废了许久的邮箱里收到一封信函 , 对方声称看到了他曾经发布的一篇帖子 , 文中提到在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中有一位名叫fanglang的人就是他父亲方荣山 , 所以对方希望能当面拜访他 。 TomFong赶忙回复了邮件 , 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 联系TomFong的正是纪录片《六人》的拍摄团队 , 自从他们拿到证据证明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中有6名中国人开始 , 就一直在想方设法搜索关于这些人的信息 ,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失望后 , TomFong的这篇帖子点亮了他们新的希望 , 而他们带来的一些证据也让TomFong童年记忆中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形成了闭环 。 TomFong记得自己在八岁左右的时候 , 父亲曾经给他讲述了一个故事 , 他说自己曾经经历过海难 , 他掉进了冰冷的海水里 , 千钧一发之际他把自己绑在一具尸体上 , 然后爬上一扇门板坚持到了救援船只的到来 。


【泰坦尼克号上的6名中国幸存者,他们的真实经历,比电影残酷得多】TomFong一直以为父亲给他讲述的是在中国生活时候的经历 。 直到多年后 , 他跟表弟去参观一个名为“岩上之屋”的展览 , 在泰坦尼克主题展面前表弟突然跟他说 , “你父亲上过这艘船!”当时TomFong很震惊之后又去问母亲 , 可是母亲毫不知情 。 最终通过TomFong , 《六人》团队找到了方荣山的家乡 , 广州台山 , 在这里又见到了他的很多亲戚好友 , 获得了更多的故事和证据 , 这些信息还原了方荣山颠沛流离的一生 。

1912年 , 方荣山在英国的南安普敦港以水手的身份登上泰坦尼克号 , 那位年长他几岁的大哥说要带他们去美国闯一番事业 , 其实当时那艘巨轮上除了他们三人还有5名中国人 。 他们只能买得起最便宜的三等舱 , 所以在登船信息上他们被当成了普通的水手 , 但方荣山是个很要面子的人 , 即便生活很贫困 , 他也坚持要穿西装打领带 , 虽然住的是低等舱 , 但是他是去美国追求梦想的 。 然而 , 他万万没想到四天之后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 , 自己会在睡梦中被一阵猛烈的撞击惊醒 , 方荣山和伙伴们匆忙拿起行李寻找逃生之路 , 海水快速涌进船舱 , 船体开始剧烈倾斜 , 四处都是绝望的呼喊声 , 他们和其他5名中国船员跌跌撞撞跑到甲板上 , 此时大多出的乘客已经集中在船头 , 船尾已经开始下沉 。

他们很幸运地在甲板上遇上了一艘正要下水的折叠式救生艇 , 更幸运的是由于船尾已经几乎没有人 , 这艘救生艇并没有坐满 , 跑在前面的五个中国船工顺利登船 , 可是方荣山和其他两个伙伴却因为晚了一步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 船尾开始急速下沉 , 方荣山跟两个好友一起坠入冰冷的海水 , 他眼看着两个好友没了踪影 。 强大的求生欲望促使他克服恐惧和绝望 , 他抓过身边一具尸体当做浮漂 , 努力地向一扇漂浮的门板划去 , 终于他爬了上去 , 浑身已经冻得没有直觉 , 全靠顽强的意志力在强撑 。 此时泰坦尼克号已经完全沉没 , 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冻僵的尸体 , 方荣山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到几时 。 终于远处有微光慢慢靠近 , 正是罗威指挥着14号搜救艇返回寻找幸存者 , 而方荣山就是那个趴在木板上的人 。 他被送上了卡帕西亚号 , 跟所有幸存者一起背负着巨大的悲伤踏上了另一程归途 , 后来他在给家人的信中用一首打油诗描述了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天高海阔浪波波 , 一根棍子救生我 , 兄弟一起有几个 , 抹干眼泪笑呵呵” 。


然而可惜的是方荣山和其他5名中国人的名字却终止在了在卡帕西亚号的救援名单上 , 4天后卡帕西亚号停泊在美国纽约54号港口 , 幸存者们终于逃离了恐怖的大海 , 他们逐一下船登记信息 , 可这一份名单上却没有这6个中国人的名字 , 而他们此后的人生依旧曲折残酷 。 方荣山和其他5名中国幸存者被《排华法案》挡在了码头之外 , 他们只能继续飘在海上 , 此前在卡帕西亚号上他们只得到了基本的救助和一些简单的食物 , 并没有机会去看医生 , 甚至连一口热饭都没吃上 , 就被遣送到其他游轮上 , 或者是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 继续做劳工 。 不仅如此 , 泰坦尼克号沉没第二天起 , 幸存者还没有从死亡的惊恐中缓过神来 , 全世界各大媒体报刊却迫不及待地开始长篇报道 , 并且不约而同地抓住一个正向的宣传点 , 那就是在危急时刻 , 救援人员坚持让妇女儿童先上救生艇 , 甚至很多贵族男士主动让出逃生机会 。 有正面的宣扬就一定要有反面的典型 , 在那些鼻孔朝天的白种人眼里 , 中国人就成了最好的靶子 , 于是有一篇名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佬》的报道横空出世 , 他写到有中国人提前藏在救生艇底部 , 还有的化妆成女人的样子登船 。

这些报道让包括方荣山在内的8名中国乘客蒙上不白之冤 。 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些 , 也没有精力去争辩 , 他们中间的2个已经葬身海底 , 另外6个四散在世界各地 , 而方荣山也没能实现他的美国梦 , 行李报失单上的西装衬衫领带都没能派上用场 , 他在海上漂泊了八年 , 辗转在多个游轮上做水手 , 直到1920年才有机会能够登陆 。 此时他不再是一个海难幸存者而是一个中国船员 , 这个身份让他获得了很多便利条件 , 例如他可以去往唐人街 , 可以隐藏身份短暂停留下来 , 但是要很快找到中介搞定一个身份以备检查 , 如果真的不幸被查到很有可能会被遣返 , 或者统一送到专门收留中国非法移民的小岛上自生自灭 。

于是从那一天起 , 他再不是泰坦尼克号上的fanglang , 他用回本名方荣山 , 但是他并没有在纽约停留太久 , 随后辗转到了芝加哥 , 在华人社区安顿了下来靠打工为生 。 后来 , 方荣山也尝试过做生意 , 跟人合伙开过洗衣店 , 但没过多久就倒闭了 , 又回到了打工的状态 , 期间他一直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在美国生活 , 并且致力于帮助很多跟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 。


在美国的时候方荣山一直跟台山的家人保持着联系 , 并且会竭尽所能地寄钱回去接济他们 。 1943年美国废除《排华法案》 , 但并没有给方荣山这样的老移民者开放入籍政策 , 后来方荣山还是通过一些方式成功获得了美国籍 , 并且娶了一个比自己小40岁的妻子 , 婚后妻子生下两个儿子 , 只是这段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 , 离婚之后妻子还带走了两个儿子 。 但是方荣山从没跟妻子提起过自己曾经登上过泰坦尼克号 , 甚至跟儿子也只是简单讲述了那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 只会跟老家的兄弟们简单透露几句 。 之所以如此谨慎 , 是因为他一直被自己曾经的非法移民身份 , 以及报纸上关于中国乘客偷偷挤上救生艇的报道心有余悸 。

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在方荣山心里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 儿子TomFong记忆中父亲曾经在租房的时候跟房东发生争执 , 因为那个美国人叫他“黄狗” , 父亲愤怒地一拳打在那个美国人脸上 。 在TomFong的印象里 , 父亲总是西装革履 , 很干净很绅士的一个老头 , 跟他是不是富有无关 。 其实方荣山是《六人》团队唯一能找到的信息链基本完整的幸存者 , 其他5人的信息根本无法确定 , 他们当时登记的名字分别是LeeBing、ChangChip、AhLam、LingHee、ChoongFoo、LenLam , LeeLing , 参考方荣山多次改名的经历可以猜到这些名字的主人可能也已经多次更名 ,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 他们都跟方荣山一样背负了百年的骂名 。 从一些零碎的信息中 , 研究人员只能确定他们中间有人很年轻的时候就感染肺炎去世了 , 有人比较幸运后来开了咖啡馆但去了加拿大之后便杳无音信 , 还有的人回到了香港之后换了名字重新生活 , 有的人甚至根本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只言片语 , 相对于这些被历史遗忘的名字 , 方荣山似乎是比较幸运的 。

关于这六名中国幸存者究竟是如何逃生的 , 《六人》团队在百年之后为他们正了名 , 研究人员还原了当时他们所乘坐的折叠式救生艇 , 发现即便是在黑暗中 , 六个人悄悄躺在船底也是一眼就可以被发现的 , 所以他们不可能提前藏在船底 。 之后他们又从一个当年还是小孩子的幸存者口中得知 , 当时船上是有中国乘客 , 他们穿着长衫、扎着辫子 , 这样的装扮很容易被误认为女人 , 所以不存在他们扮成女人上船情况 。 除此之外 , 14号救生艇上有一位对方荣山有印象的乘客 , 他说那个中国男人上船之后看他划不动桨 , 一把就抢了过去 , 用力划水 , 就像个英雄一样 。 还有幸存者证实当时船尾的救生艇的确是没有坐满人的 , 下水之前的确还有空座 , 所以那六名中国乘客很有可能只是幸运的登上了那艘船 。

很多年以后 , 一等舱的贵族们依旧会将自己幸存的经历奉为奇迹 , 然而对于当年因为亚裔歧视而颠沛流离的中国幸存者来说 , 泰坦尼克号上的经历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 , 毕竟他们此后的大半个人生经历比沉船要残酷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