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法官被安装门磁,与工作人员展开教科书式对话,维权成功

20年老法官被安装门磁,与工作人员展开教科书式对话,维权成功

文章图片

20年老法官被安装门磁,与工作人员展开教科书式对话,维权成功

文章图片

20年老法官被安装门磁,与工作人员展开教科书式对话,维权成功

文章图片



规则向来不是真理 , 规则向来是有必要存在的 。
在一个由人组成的社会里 , 逐渐演变出各种规则形式 , 从本质上讲为了限制复杂的人性驶向最坏的轨道 , 它是挡在底线之上的堤坝 , 不时常用到 , 但不能没有 。
而一旦洪水来临的时候 , 这道堤坝会被一层一层加高 , 有时候会挡住天上的太阳 , 妨碍了周围居住民的正常生活 , 这时候我们不能说这道堤坝是祸害 , 只能说驻守堤坝的人太忧心了 。
而守望堤坝的人也逐渐被高高的堤坝挡住了视线 , 他们看不见堤坝后面的洪水是否已经退去 , 这些功臣逐渐成为了固步自封的反派 。

这几天有一个视频很火 , 里面记录了一位老法务工作者跟社区工作人员的对话 , 这段堪称教科书式的对话内容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
该男子叫黄应生 , 曾当过二十年的法官 , 后来自己创建了法务调解公司 , 专注为法院提供辅助服务 。
他从外地来京 , 由于来自低风险地区 , 按照要求只需要执行居家健康监测3天的措施 , 然而却被加码为7天 , 他深知防疫安全的重要性 , 自觉接受了这一要求 。
没有想到的是 , 他又被升级为居家隔离 , 而且要在门上安装门磁锁 。 黄先生无法接受这一要求 , 于是跟工作人员提出了诉求 , 发生了如下对话 。

黄先生表示 , 居家健康监测跟居家隔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前者只需住户自觉遵守居家措施 , 无特殊情况不出门 , 有特殊情况可以主动出门 , 且周期只有三天 , 而居家隔离是七天 , 不得自行外出 , 出门即违法 。
工作人员表示 , 自己只是负责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 , 没有权力干预决策 。
黄先生表示 , 特别能够体谅一线工作人员的不容易 , 不会为难他 , 自己只是提出正当诉求 , 要求工作人员把这些诉求转述给上级领导 , 并提供所有的书面文件 , 自己会通过正当途径进行法律申诉 , 在申诉结果未出来之前 , 门磁不可以启用 。
工作人员耐心听完黄先生的诉求 , 答应黄先生暂时不启动门磁 , 并将他的诉求完整转达给相关人员 。

最终的结果是:黄先生维权成功 , 后续已被解除居家隔离 , 并取走了已安装好的门磁 。
黄先生感悟道 , 面对不合理待遇 , 需要勇敢站出来 , 而不是唯唯诺诺、胆小如鼠 , 动辄辱骂、指责更是不对的 , 权利是自己争取来的 , 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 。
黄先生还表示 , 通过他的亲身实践证明 , 维权并不难 , 难的是大多数人不会理性地沟通、友好地协商 。
最后这段话说到了点子上 , 最难的是保持理性 , 一是权利受众的理性 , 二是权利方的理性 , 双方都缺乏这种珍贵的品质 。

黄先生干了二十年的法官工作 , 做了一辈子的法律工作 , 肚子里的法务知识是普通老百姓没办法比拟的 , 这是他能够跟工作人员理性沟通的前提 。
大多数案例中 , 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么多的法律知识 , 也没有如此娴熟的沟通技巧 , 说出来的话通常比较朴实 , 而朴实通常意味着不够有说服力 , 有时候还会被打上“无理取闹”的烙印 。
一线工作人员也大多是普通老百姓 , 他们也不懂太多专业知识 , 他们只是最朴素的执行者 ,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 。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 当黄先生说出这番话的时候 , 工作人员的脑袋几乎全程都是懵的 , 他被黄先生的身份惊吓到了 , 如果黄先生换成一个普通人 , 工作人员还会如此有耐心吗?即便这位工作人员有充足的耐心 , 能够保证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这种品质吗?

综上所述 , 黄先生只是一个个例 , 他的身份和知识是他维权成功的前提 , 普通人未必有这个能力和运气 。 不过黄先生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 不争肯定不会成功 , 争了才有可能成功 。
永远不要过于悲观 , 前半年也曾有过一段“教科书式对话” , 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关注 。
入户消杀横行的时候 , 一位居民跟工作人员产生了分歧 , 这位居民据理力争 , 有理有据地跟工作人员讲道理 , 最终身负使命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放弃使命 , 这就是规则屈服于道理的真实案例 。
【20年老法官被安装门磁,与工作人员展开教科书式对话,维权成功】一套规则 , 它绝不是万古不变的 , 它由人民而始 , 也将由人民终结 , 所有人同时既是制定者也是修缮者 , 这部鸿篇巨著上面写满了每一个亲历者的名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