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邯郸学步”一词出自《庄子·秋水》,说燕国有个人到赵国邯郸去,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美,就跟着他们学,结果不但没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而《汉书?叙传上》承续了这个故事,说“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后来用“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那么,邯郸学步者为何没有学到本事,反而又丢掉了自己的本事,最后狼狈地匍匐而归呢?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一、骨子里的东西不是能模仿出来的,邯郸人走路好看,恐怕不只是走路,而是走路所展现出来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内在的、骨子里的、血液里的传承,也就是文化、文明,这种东西是“硬核”,一时半会是学不到的 。
其二、环境的改变致使模仿成了“花架子”,刻意地模仿“套路”有可能成一时之功,但一旦转化了环境,则邯郸之步也就没有了市场,试想,如果一人在大街上刻意地走T台步,人们会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抑或是要到什么城走什么路的,正如,上海人的走法郑州人是走不得的,因为它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新疆人的走法郑州人亦然走不得,因为那是辽阔的大视野 。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三、敝帚自珍,自己的步伐未必坏到哪里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我们常常这样告诫自己,却从来不敢于走自己的路,是一种不自信,因为这种不自信而导致瞻前顾后、亦步亦趋、丢了西瓜也未必捡着芝麻的事多了去啊 。不仅走路是,治理也是 。
其四、丢了自己的、没学会别人的,不爬着走才怪呢?或者说自己走路是一种本能,怎么就不会走了呢?恐怕不是不会走路了,而是返回到自己的路上实在太难了,因为岔路是不可能与自己的路并行的,不逆行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而又能返回到起点、岔路口吗?时空的转换是不可能给你机会的,你的观众也未必还在你的舞台下等待着你的表演啊 。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邯郸学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邯郸学步寓言故事的道理】走自己的路、展示自己的气质,才是从邯郸学步者身上应当汲取的教训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