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文化历史从头说 天津历史文化

天津历史文化(天津的文化历史从头说)
天津及周边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着早期的青铜文化,蓟县就有早期青铜文化遗存 。
蓟县张家园遗址位于许家台乡张家园村北,这个遗址夏至商的早期遗存很丰富,有房址、窖穴、灰坑等等,出土了青铜器、陶、石、骨、角等器物 。青铜器有:刀、镞、耳环等等小件物品,说明这一时期的蓟县张家园的地域文化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
下图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
张家园遗址还出土了一件穿孔的石磬,和中原同时代的石磬很相似,学者认为是一件打击乐器 。这件石磬折射出当时此地的居住者精神文化的形态,也许在当时用于部落祭祀活动 。
蓟县张家园遗址出土最多的是陶器,多是手工制品,也有慢轮修整过的 。除了陶器也有石器,磨制的石器工具 。陶的盛储器、石制的工具,加上一些骨镞、骨镖等等,反映出当时蓟县居民以渔猎为生活方式的定居生活 。
也有的学者认为,夏到商早期的蓟县张家园遗址所代表的早期青铜文化与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有密切关系,是北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 。晚商时期,继张家园遗址的早期青铜文化之后出现蓟县围坊遗址,极具文化特色 。围坊文化的分布范围涵盖了燕山以南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等地区,燕蓟文化对华北北部影响巨大 。
张家园遗址出土的箭簇和耳环

天津的文化历史从头说 天津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天津地区有夏商遗址三十多处,大多分布在蓟县 。商周时期的遗存也主要分布于蓟县 。天津地区的古文化在夏商周时期是以燕蓟山麓为主要活动地区的农耕文化 。
西周“封燕”是对天津地区古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事件 。西周初召公封燕,早期的燕国以现在北京地区为中心,现在的天津地区也包括在内 。标志着从西周初开始,天津地区被纳入中原王朝的政治版图 。西周的封建诸侯不只是由周王赐给国名,还包括赐予的礼器、兵器,以及分配的担任官司的人以及殷民旧族等等 。这些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中和当地的土著族群要进行融合 。所以,封燕之后大量的周人和殷商旧人成为天津地区的外来人口在此定居 。张家园遗址所代表的早期青铜器文化渐渐被西周燕国的姬周文化所取代,并一直延到东周 。蓟县刘家坟西周遗址就是这种姬周文化的代表,周文化因素很突出,但同时又把周文化所具有的中原文化风格与天津早期地域文化结合起来 。在这种两文化的碰撞交流之中,姬燕文化越来越张力明显而突出 。
下图西周封燕,燕国的青铜鼎
【天津的文化历史从头说 天津历史文化】
先秦时的北方草原戎狄部落使用的青铜短剑在蓟县也有出土,可能当时这里也是戎狄活动的地区 。蓟县西关的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兵器以及陶制礼器都有十分明显的北方系青铜文化特征 。甚至在宝坻一带的战国墓具有戎狄文化的特点 。说明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在此活动很频繁 。
蓟县的另一个文化遗存的特点就是辽代的佛教文化的体现 。天津在辽宋时期是南北对峙的地区 。蓟县官庄乡营房村和穿芳峪抬头村都有辽墓,属于即保留了契丹风俗又明显摹仿汉文化的风格 。
下图辽代独乐寺塔室出土的辽代玻璃大瓶
天津的文化历史从头说 天津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蓟县独乐寺对于研究辽代的佛教文化非常有价值 。独乐寺的山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庑殿顶建筑 。独乐寺的中心建筑观音阁是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建筑 。梁思成在1932年所撰《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说独乐寺的观音阁,“盖我国木建筑中已民发现之最古者 。以时代论,则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研究我国建筑蜕变的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