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你是为了你好”背后的思考

今天,听同事说起自己家闺女被老师打了三十棍子,说的眉飞色舞,很开心的样子。我很不解。问为什么这么高兴。同事说,老师这是为了孩子好,只管前几名的孩子,后面的想让老师管老师都不管。
同事家闺女今年中考,虚岁十七了,一个豆蔻年华的姑娘被老师在众目睽睽下体罚。家长竟然还远程关注叫好。我真的觉得惊掉下巴。



不得不承认,体罚对于有些皮实的不认真的孩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许打完一段时间后孩子能认真一阵子。但是我还是不能认同。也对当下的教育体制感到忧心。更对家长的反应觉得惊讶。
同事一本正经的说起,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长不允许老师体罚,所以现在没有老师去管教这个孩子,全学校的老师都通知到,不去管这个孩子。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对这个孩子家长的鄙视。可是我却看到,大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家长的迷失和盲从。也看到让人失望的教育环境下校方的管教理念和情绪化教育。
管教难道只能用体罚来体现吗?不打就没有别的方式了吗?为什么自己孩子被打,有的家长会暗自庆幸,似乎有了某种殊荣?为什么老师只管前十名,后面的都放羊?孩子是机器还是人?孩子的价值要靠什么来评判?孩子凭什么要被打?孩子有没有权利选择不被打?
同事又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要联系实际情况,有时候不打真不行。一副过来人的样子。
有时候,大多数人都说对不一定对,也可能经常是错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我们确实脱离不了实际,中国的教育目前就是这个水平。以考分论高下,分数决定着孩子在求学生涯中的自信建立,朋友圈 ,老师的态度,家长的态度,甚至社会的评价。有时候不得不委屈求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孩子在人家手里,家长也只好乖乖听话。一个反对意见,孩子就有可能被全校孤立,多么可怕。
我想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责任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起码要做到孩子被打时不去拍手叫好吧,而是蹲下来看看我们的孩子身体或者心里都有没有创伤。孩子为什么需要打一顿才能上进?孩子为什么不能自主学习?这里面都是谁出了问题?孩子学习的兴趣,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在哪里?
常听有人说,一个孩子能有什么主意?一个孩子他懂啥?一个孩子哪里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是的,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己的主意,很茫然,被牵着鼻子走,更不知道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该如何抉择。十六七岁了还是懵懂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整个社会的常态,又何况是孩子。
【“打你是为了你好”背后的思考】那么是什么让孩子没有了自主意识?是被家人包办了的童年?还是说的话从来没人重视?还是从来没有发言权?还是一直被当做孩子保护着,没有锻炼的环境?
我们的孩子二十岁以前是孩子,你却要他二十岁以后嗖的一下子有主意,有担当,有责任。可能吗?家长,你想多了。
所谓打你是为了你好,究竟是在讨好着谁?
随着升学率的紧迫来袭,老师为了保证升学率,只能选择性管教。那么班里剩余的三四十个孩子的存在感在哪里?被打是一种荣誉,说明你家孩子跻身提高升学率的荣誉榜。说明孩子足够优秀,老师还愿意费劲抡起棍子揍你几下。所以家长会偷着乐。暗自庆幸有老师去管,去打。
这里面有很多无奈,诸位老师也不容易,精力有限却压力山大。只能择良木而栖。通过体罚压制住叛逆期的孩子,乖乖学习,好好提高升学率。
孩子是无辜的,我们的社会惯用不尊重和包办来管教孩子。孩子是一张纸,你画成什么他就是什么?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敢苟同。

蒙台梭利教育提出,孩子是有精神胚胎的,每个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看见孩子,陪伴孩子,托起孩子。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让他变成我们想要的人。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呢?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自己是个什么人呢?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有什么权利对着孩子的人生指点方遒?孩子是人,同样需要尊重。
我真的想喊出:觉醒吧,教育中无为胜过有为,你什么也不做也许对孩子是更好的滋养。重要的是看见孩子,尊重孩子,协助他成为独特的他自己。孩子的一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竞技,该如何去跑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是快是慢,是停下来,还是持续发力。孩子在其中都会有所收获,自己跑过来的人生才是人生,被死拉硬拽到终点的胜利者并没有胜利。
为父母者,先管好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吧。你的精彩就是孩子无限涌动的动力。你过好了自己,才能有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思索,你的人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着,行进着,孩子才能看见更好的风景,从而成就他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