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小不能没内涵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之道,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育人方法和管理策略

规模小不能没内涵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校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一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如何让这类学校变得“小而优、小而美”,让这些学校的孩子也能像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全面发展而不被遗忘在角落,也不再成为被施舍和怜悯的群体,是我们这些工作在此类学校的教育者一直为之努力和奋斗的。

我们知道,我国有14万所我校这样的小规模学校,各校地域、历史和改变进程都不尽相同,很难有一套适合每所学校的育人方法和管理策略。
乡土情:
立足乡土学习成长
我校84名在校生中,有近一半是只有一名家长在家的留守儿童,父母离异且都不在身边、由空巢老人照顾的还有6人;10位教师中,50岁以上和30—40岁之间的各4位,由民办教师转正的占40%。即便如此,与周边更多更小的村小比起来,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我校还算是条件稍好的。
不能因为学校小、地域偏远、条件差,就不作为、不进取。为使这些花朵也能有灿烂的未来,我们在办学中,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竭尽所能地培养乡村儿童的核心素养。
立足本地实际,我校相继开展了以“走进会师圣地 传承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系列实践课程,培养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守护文化根脉 共建人文校园”为主题的活动,把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引进校园;以“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引导学生们懂得感恩,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世界的精彩并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以“春风化细雨 浸润师生园”为主题的春分校本实践课,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热爱科学知识;以“忆苦思甜 爱的雨露”为主题的谷雨实践课,让学生们在挖野菜、捡野菜、煮野菜、吃野菜的过程中品味人生,用具体行动播撒爱的种子。类似的因地制宜的活动,我们开动脑筋、不落空当地开展。
实践课:
在实践中培养素养
“平凡的坚守”,是三八节实践课的主题。活动当天,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凌晨5时就摸着黑来到学校集合。老师一番动员讲话,启发学生们想一想:除了自己身边最常见的母爱、师爱以外,是否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为社会默默做着奉献的伟大女性呢?“今天,我们就要带着这个问题,去近距离感受环卫工人的工作,体会她们的平凡与艰辛。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够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进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春寒料峭,学生们忍受着零下10摄氏度的低温,和环卫阿姨一起打扫街道卫生,双手冻得通红,但没有人愿意停下来,用心感悟着“劳动之耕苦,劳动之果甜”。他们运走的是垃圾,净化的是自己的心灵,那些阿姨每天如此的辛苦深深地触动着每一个学生。
中午,一些学生又一次走进那个安静又有点凌乱的农家小院——徐佳俊的家,一个9岁就失去父亲的同学的家。引人注目的是窗台边的几盆小花,看起来刚刚浇过水,虽经历了寒冬仍在茁壮成长。虽然爸爸因病去世了,但妈妈对佳俊的期望有增无减,她说,生活中最困难的是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很少关注,最怕孩子有心理阴影,希望在学校里师生多帮助他,让佳俊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校长告诉这位妈妈:“我们要一起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增加孩子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走在回校的路上,大家感慨着:一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不就是母爱的伟大吗?
“妈妈,洗脚!”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简单的动作,都是教育的内容。《我的妈妈》《母爱》《我最尊敬的人》《环卫工人》《平凡的坚守者》等一篇篇优秀的习作,都出自我们农村孩子最真实的生活片段。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身处偏僻小村庄的孩子们也有了精彩的童年。
每一个有意义的时间节点,都是学校开展“立体”德育活动的契机;每一次精心策划的活动,每一次活动过后的收获,都让学校对教育意义的思考更进一步。比如我们绝大多数农村学生在入校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就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结构,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和活动方式,让他们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生活源:
地域文化助力内涵发展
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我们把校园西南角一块杂草丛生的无用之地加以改造,用旧椽檩、旧轮胎等材料进行装饰,搜集来濒临被遗忘境地的农事用具和生活用品在其中展示,建成了集农耕、民俗为一体的儿童乐园“忆风润园”。
依据不同农耕背景下的农具,我们开设了“农耕文化教育课程”。发动学生们查阅、采访、搜集,在交流、记录中感知传统农具的文化内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习能力。比如“犁”课程,学生们通过犁的发展——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二牛抬杠”,再由“软套独耕”到“机械耕作”,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给人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而这一过程包含了历史、语文、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探究中,还有学生提出现代“机械耕作”不如“软套独耕”的问题,让“生态保护、健康饮食”的主题成了辩论的焦点。
再如“蜂箱”课中,学生们在前期调查和查阅资料中,知道了蜜蜂勤劳、“天才设计师”的特性。在搜集与整理蜜蜂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时,统计、对比的思维能力又巧妙融入其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课标知识。还有学生在对蜂箱的观察与深入养蜂人的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传统“铲蜜”的残酷、如今“收蜜”的人性化(很久以前,人们是把蜜、蜂以及蜂巢一并入锅煮,再通过过滤得到了蜂蜜和蜜杂,“铲蜜”使勤劳的蜜蜂随着蜂蜜的形成永远消失;而现在的“收蜜”是只把蜜收走,并留给蜜蜂糖水,蜜被吃,蜂活着),从中体味了人文、关爱的意义。学校再举办“我是勤劳小蜜蜂”主题活动,使本课发挥了综合教育的作用。还有“水井”课:在传承“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好品质的同时,对地下水的保护也被提出来,学生们对瓦窑、砖厂、树脂瓦工厂进行了解、对比、分析,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养。
在“升子”课中,面对着一名同学的奶奶提供的“升子”时,学生们脸上都流露出好奇的表情。当得知这既是过去盛东西的容器又是称粮食的用具时,好奇变成了惊奇,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建立了合理、公平的概念;“讨升子”“一升米和一斗米”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和辩证。在“升子”与“升”的学习中,学生们还学习了“斗”“担”等传统的计量单位;在对“升子”形状的探究中,等腰梯形、正方形、容积等数学应用知识得到巩固,而且更加具体化。在这些有趣的探究中,我们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规模小不能没内涵】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高,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让村小变得“小而美、小而优”,也许有千条路。我们秉持的是,学在窗外、人人为师、社会是课本,所以,我们走的是挖掘生活资源、开设校本课程、整合学科内容的创办特色学校之路。
规模小不能没内涵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