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万里岷峨 今夏入蜀所摄
满庭芳 苏轼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梁启勋说:“余以为若取古人专集,用五色圈点,三年或五年而一易其颜色,用以自课。藉此以自验其学问之进止,思想之变化,则未尝无益。”
这一定是一个好办法,可惜我读书既慢且懒,很多专集能读上一遍已经不错,何况反复去读,还换着颜色圈点。
我在读诗词的时候倒是习惯随手画下喜欢的句子,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二刷东坡词,看到这句“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忽然心头一震,感慨万千。这首词,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是没有做任何标志的。
虽然早就知道苏轼是四川人,也知道他漂泊流徙的一生,但在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以前,那一切都是只是简单的概念。
寒假读《苏东坡传》,这本书生动有趣,真能得东坡神髓者。书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东坡数遭贬谪浪迹天涯的生活,他随所遇而能乐,固然是超乎常人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很真实的“常人”,于是萍踪浪迹之中的孤寂和思念也分外真实。
我并没有看过更多关于苏东坡的史料,读这本书算是我对东坡生平了解最深的一次。
所以,当我再读东坡词,看到“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这一句时,仿佛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诗人在蛮荒之地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却不知身归何处,真是无比辛酸。
当然,那只是我的主观感受,这首词主要部分其实是写东坡在黄州贬所与当地父老相乐的感情。
东坡就是有这样一种把任何日子都过得无比美好的本事。他在黄州时有一则笔记,其中有几句道: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说“何必归乡”,却心心念念着峨眉雪水,何等凄凉。刚要心生同情,就看到后面“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种神句。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每当你想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时,就会发现,他已经用比你帅气百倍的方法,完成了自我救赎。
推荐阅读
- 我想我醉了
- 读《美从何处寻》(一)
- 归去来兮(108)
- 一(心安何处是吾乡)
- 相送
- 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今夜渡江何处宿,会稽山在月明中|绍兴上青古道之行
- 与72岁老人家的电动车相撞,如何处理((上))
- 心有洞天
- 寒风凛冽,何处是归途?
- 何处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