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人间有味是清欢|昆明的雨,人间有味是清欢 - 草稿

1、回顾散文体裁特点:形散神聚之“聚”:情感的凝结;意象的串联与延续。

2、回忆“意象”的含义:(我在苏词讲解时对“意象”有所涉猎)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
(抒情就是一个叙述视角,要么借景抒情,要么托物言志,要么即景抒情。
陈日亮 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

散文阅读,其要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分享,不能用读者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作者的经验。体认,就是体会并认识到,而不是感同身受。
要让学生看那些他们不爱他的地方、他们省去的地方,就要告诉他们,这一块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
教学内容的一个要点是,体会文中特殊句式的情味。
主题之于散文阅读时一个伪命题。
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情感,但一定体会的是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后一目了然的内容,不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教散文是要分享作者独特的感受,教学内容是结合作者语言的风格特点来把握作者的情感
散文一般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以及哲理散文。抒情散文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叙事散文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空间里见闻的过程,即“我的经历”;哲理散文重在展示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过程。

一、散文的教学内容

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以及感思。
“这一篇”散文中,有作者传达的独特经验,也有阅读散文的知识和能力。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要紧扣文本,不能跑到“外在言说对象”上,也不能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中去。

散文的关键点,不在所记叙的、描述的客体,而在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如,《背影》的关键点,不在“父亲对我的爱”,而在体认到“父爱”的那双心眼;《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而在作者能看出老王善良的那副心肠。
阅读散文,是通过这些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除了读,还有哪些方式方法?换词比较:“紫色的[1]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用了“挑逗”一词,藤萝花一下子风情万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汇,如“玩耍”“映照”?显然效果大打折扣。相对而言,“玩耍”又比“映照”要好。

抽出某个句子看表达效果的缺失,也是方法之一。如“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段落,内容丰富得很。抽离了,就会见得文本的单调与呆板。

当然,还可将句子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文化场”中去品咂和体味其传承之美。以前笔者在教学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解读词中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李煜的亡国之痛、浩荡家愁,列出了十多个不同时代、不同诗人写愁情愁怀的作品,一一比较,既了解它们的相同之处,又突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学生很容易就从语言的铺陈中感受到中国古人对人生况味的理解和表达是一以贯之的,呈现出一条壮丽而丰富的文化长廊。


另外,探究和追问句子的内蕴、仿写与重组等等,都是手段。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语言品味的方法很多,但千流归一,即既要让学生弄清写了什么,也要明白写法的精妙,更要披文入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内心情感的脉动。
建议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多多做减法,努力把研讨的面收紧些,切忌贪多求洋。至于怎么做这个减法?我有三句话送给大家:一是目标简化,二是内容优化,三是活动深化。

我的主张是不妨也具体一点,发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解决这个或几个问题。把基本的问题都搞清楚了,任务就算完成了。

所谓内容优化,就是牢牢记住简化了的目标,不断整合各种问题,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和重心,把核心的问题理清理透。

所谓活动深化,强调的语文课堂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活动,且活动要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做到可跟踪观察效果、可反馈学情、可顾及更多主体。一句话,课堂教学要有主线,且主线分明,不易被枝节问题所干扰。
大多散文都是在写作者的情感体验或思维体验。

所以,散文教学,从内容角度而言,首先引导学生是获得一种情境、情感和思维的体验。
情感和思维体验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文本内容本身所带来的体验;其二是迁移拓展所带来的体验。
而读者,阅读和学习研究这些散文,就是要披文入情,走进文本情境,弄懂这些情感体验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一种丰富、细腻、美好的情感生活。

而读者在体验写作者情感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顺化,一种是抗拒。
一、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聚

二、散文的分类
1、写人记事:分析人的特点│事的关联共性(内在特点)
2、写景抒情:分析景的特点。
3、咏物抒怀:分析物的特点。咏物散文会用到托物言志或以物喻人的手法。
4、议论散文或文化哲思散文:注意散文的论题。

三、散文的核心
思想+情感

四、读懂散文的方法
1、圈画关键词句(特点、情感思想句子、结构上重要的句子)
【昆明的雨,人间有味是清欢|昆明的雨,人间有味是清欢 - 草稿】2、分层,概括每层的内容。
3、分析四个问题:
①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②为什么(中心主旨)
③怎么样(作用效果)
④怎么写(手法、思路)

散文不尚虚构,但散文中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如新闻通讯,散文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是作者极具独特的境遇所发生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归结起来,就是作者独特的人生经验:作者以其独特感觉和知觉的所见、所闻,以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所思、所感。而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落根在“这一篇”文章里。


文学性的散文,尤其是优秀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语言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言表现的是作者独特的情思。

文字就是思想。因为思想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如果读书只收取思想,忽略原的表达,一定会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没什么用处。
二)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

体味是体会和寻味,体味必须细读,必须仔细领会。细读需要仔细领会那些能够体现作者语言表达功力的句子,比如《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藤野先生》:东京无非是这样。
3、散文阅读教学始终在“这一篇”散文里,要着眼于主体,触摸作者的情思,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往散文个性化语言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严防脱离语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的讨论活动中。


4、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
我自己犯的毛病
第二、把散文教学重点落在对“神”的挖掘和理解上


有许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这篇文章反应的是什么主题?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并希望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或用一句话明确的回答出来。“形散神不散”的阅读分析框架既简化了作者也愚化了学生,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概念化为“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
从整理自己关于散文的知识,到设计恰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是一个知识的梳理过程,是将散文的一般知识用于解释个别作品的演绎过程,对教师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知”的演绎过程。而教学设计刚好与上述过程相反,教师将个别散文现象作为例子,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该文的特点,进而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了解散文的一般知识、学会阅读这一类散文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一步步抽象、归纳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行”的过程。这里的知和行的关系是“知指导行,行体现知”,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教师的眼光只盯着一篇课文,对有关的文体知识“知之不多,思之不透”,他的“行”就会遇到不到位的情况。



王荣生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是值得我们慢慢读的书,是需要我们用笔读的书。本书分为三部分:“主题学习工作坊”、“共同备课工作坊”、“课例研究工作坊”。此次读书分享我们重点整理了第一部分的知识,来弥补我们在散文本体性知识的缺乏,并希望通过此次分享让我们对散文教学有基本的方向,但依然没有解决散文教学如何教的问题,期待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对散文有更多的研究,对散文教学有更多的探索,并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另,推荐几本关于散文本体性知识的相关书籍:孙绍振《话语的灵性》、《散文审美规范论》、蔡江珍《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想象》、李晓虹《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

对于一篇能称得上绝对经典的老文章,五位老师的操作我们大都似曾相识,因为关于散文教学“落到文章情感的表达上”好像是老师们公认的核心,而此情感与“文章的主旨”之间的关联好像也大略等同,但这中间的不同,在王荣生教授的《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对于这一论调有明确的回应,我们若把作品的主题(亦或是主旨、中心思想)等同于教读散文可以行进的目的地,那我们完全背离了散文教学的核心!


作者细腻、复杂的‘人生经验’,剥离为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师引导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不是人话’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因而也是‘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从以上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教师“向外”跑的急、跑的远啊。


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是在“散文里”——这个是王荣生教授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给我最好的警示,文学性散文的主客体关系,我们作为教散文者应该分清楚,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的既成经验去过滤、同化甚至顶替散文中的作者的经验,而忘记了去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我在此归纳几点可能还不太成熟的条框:着眼主体、区分人我;分享所感、关照自我;细读言语、以言逮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