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四句教”

读古文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佶屈聱牙,晦涩艰深,不知所云。尚且不说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单是语言这一关就过不了。这是语言历史变迁的原因,对大众而言短时间里是没有办法的事,除非你学的是中文专业,抑或你对中国古代文学嗜读如命,有过深入的研究。

面对一篇古文,我们可以先粗略地把它划分为文采派和思想派,譬如,诗经、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这些偏重于文采;“四书”、老庄、诸子百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佛经禅书,这些偏重于思想。意欲提高自己文采的人,你就必须对那些传统的经典古诗词、古文熟稔于心,这样是可以达到一种出口成华章、下笔如有神助的境界的;欲要了解先贤古人的思想精华和哲学的人,我在这里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就是参考原文,直接阅读权威翻译。这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语言因为时间和空间不同,是无法转化的,一翻译,一转化,韵味全无,譬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翻译过来究竟有几个人读?我们可以做类似的推测,我们的唐诗、宋词转译成英文,大抵也是一种惨不忍睹的状况。然而思想,思想是可以通过精准的翻译做到语言之间的过渡的,比如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翻译过来,我们那些伟大的翻译家是可以保证百分之九十八的内容准确无误的,这就是思想的特性,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同样,一个外国人,想要了解《老子》哲学,不一定非要先学习中文。所有思想翻译的前提是,我们要尽可能保证翻译家的水平,并非指他的语言水平,而是指他的思想水平是否可以达到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我们在读思想类文章时,有时会还碰到一种语境的问题,即同样一种思想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体系甚至不同人的语言风格都会造成不同的表述。譬如:叔本华的语言用词表述是一种西方哲学家的表述,但其思想内容精华却是来自于古印度哲学;基督教对“爱”的宗教性表述难道不与孔子“仁”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我们可以推测,这一点会让修世界思想史的人很头疼。我们读思想类的文章时,其实可以把握这样一点:即,我也是人,他们所写的思想类文字都是对人本身存在问题的一种发问或总结,既然如此,跟随他们的思想,我们只需要做切身的体会。错误的一种做法是,我们太迷信于思想理论,而忽视了自身的内在感受。比如,有些人读《圣经》竟渴望有一个上帝来拯救自己,读佛经来祈求自己神通广大、无所不能,这些人沉迷其中而忽视了上帝只是一种比喻性的写法,佛经更是里边穿插莫名的神怪、通力而受人诟病,直到慧能的出现,才澄清了佛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以上简单叙述了下古文的阅读、翻译、语境等一些问题,当然这些只是自己的一种阅读感受,不能算是严肃的评论。这些简要的叙述并非没有必要,因为它为接下来的叙述做了一种必要的铺垫。
相信二十岁之前的年轻人对中国古文的文采性是怀有一种敬畏与钦佩的,随随便便苏东坡、李白的一首诗,李煜、李清照的一首词,几个散文大家的几篇文章都会让我们顶礼膜拜,当然我对古文的敬畏之心也不例外,但随着年龄增大,语言本身对我的吸引力开始下降,我对古人的思想开始比较关注,于是我注意到了王阳明。
第一次对王阳明有印象是在将近二十岁的时候,一次坐在家里看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一个比较有学识的女博士:“你最欣赏哪一个古代文化名人?”
她略有所思,然后笑着答道:“我选择王阳明。”
“说一说你的理由。”主持人问道。
“因为中国文化哲学发展到明朝中叶的时候,王阳明出现了,他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是谁?就是那个高一政治书里的那个唯心主义哲学家吗?我们怎么能接受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言论呢。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名人不是孔子吗?说是老子我也不会反对的。这是我当时的一些疑问,但后来对这些疑问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慢慢又读了一些书,开始对不同流派的不同的一些思想感到很繁杂,这些思想就包括孔子的哲学、老庄的思想、佛家的教义、禅宗的观点、耶稣的“爱”人、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叔本华的意志哲学、爱默生的文字、普兰特斯·马福德的观点、埃克哈特·托利的思想、印度奥修的提倡、张德芬灵修的主张,以及今天我们要提到的王阳明的心学。
我试图在阅读中建立一种自己内在的思想系统,直到读到了王阳明,直到几经揣摩王阳明晚年留下的“阳明四句教”,一种思想的总结的希望才微微初露。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下面依次谈一下我对这四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无善无恶心之体”。
这句话总会让我想起老子的这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心之本体的特性就像是老子所说的“道”,像是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宇宙天地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它本身无善无恶,我们的心之本体也是如此,它光明磊落,本是不产生善恶、不产生是非。天地、人心,对待一切事物无偏无私,它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犹如佛性,不增不减、如如不动。心之本体犹如一个太阳,悬挂高空,普照万物。
“有善有恶意之动”。
我们的心之本体一动,便产生了“意”,意可以解释为思想,思想却是有善恶之分、是非之分的。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动,然后产生了有善恶、有是非、有分别的思想?是外物,是心外之物。见到名利,我们心中升起贪取的思想;见到女人,我们心中升起美丑的思想;对待一个人,我们产生善恶的思想;对待一件事,我们产生一种是非的思想。因为思想在作崇,而普通的我们并没有发觉,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于是我们为之欣喜,为之悲伤,为之大笑,为之恸哭。我们总以为是那些人抑或那些事让我们高兴或伤心,殊不知,其实是我们本身的思想在作怪,而我们浑然不知。普兰特斯·马福德去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改变你的思想,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一再强调: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思想。爱比克泰德的话语让我喜欢: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你,除了你的意见(思想)。我们常常深受负面思想的毒害,因此我们提倡正能量,就是说要传递一种好的思想、正确的思想。面对外物,我们所产生的思想并非都是对的,它的产生源于我们所受的文化偏见、固有的思维局限、自己的善恶标准、传统的审美等等,然而我们对思想是如此认同,因此我们深受自己错误思想的迫害。慧能大师的文字、托利的文字都告诫我们要抛开自己对事物的肤浅的看法,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只看到事物上我们自己思想的投影。
“知善知恶是良知”。
既然我们不能太相信自己的思想,那么善恶的标准是什么,是非的标准是什么,美丑的标准是什么?王阳明说我们内心的良知知道。什么是良知?阳明解释道: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为之良知。孟子解释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也,良知也。良知可以说是一种不加思考便知的直觉,是一种天生的智慧。但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受不到内心的良知呢?是因为我们光明的能知万事万物的良知被一层灰尘所覆盖了,所以不能显现。这层灰尘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纷繁杂乱的思绪。于是,阳明告诉我们、奥修告诫我们、托利提醒我们、慧能大师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你可以先让自己纷乱的思绪静下来,静下来,直到掺杂自己私人利益的思想消失,良知出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才有出现的可能。良知就是佛性,人人皆有,能生万法,世间一切万法皆从良知出,皆从佛性生。正因为良知有如此功效,王阳明才提出了他的伟大观点:致良知。致良知,即人生在世,我们要在良知的指引下思考和做事。如何才能致良知呢?阳明给我们提供了两条修行方法:一是练习静坐,二是事上磨练。如何致良知,如何保持我们的良知光明?阳明的论述集中在《传习录》一书中,可惜这是一本古文著作,读起来相当麻烦,慧能的《六祖坛经》虽也是古文,但读起来就已经很好理解了,只是因为两本书语境的不同,他们的用词完全不同,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在禅宗的语境下其实就是明心见性,发现本心,识见自我佛性。如果《六祖坛经》读起来还比较困难,可以尝试下读托利的《当下的力量》这本书,这本书的用词表达与阳明和慧能又是完全不同,不过它采用一种现代语言书写,我们要方便多了。
“为善去恶是格物”。
首先我们要了解下“格物”这个词的含义,现代词典对这个词语的解释是: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个解释是沿用了朱熹对这个词语最初的理解,但王阳明批判了朱熹的解释,认为“格”是正的意思,“物”不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发,是心中之物,即我们心中面对外物所产生的思想。格物就变成了正思想,正自己心中的念头。如果我们产生了不好的思想或念头,一经良知确认,就修改过来,这就是格物。我常常觉得,这一句话正是阳明心学要比佛学禅宗伟大的地方,禅宗也论述了佛性和人的善恶思想,但其侧重点似乎在教导追随者力求证悟自己的佛性,以至于忽视了对人间世的投入与观察,然而王阳明不仅强调了良知的伟大,更重要强调了我们要致良知,我们要格物,我们要事上磨练,这些论述把侧重点从形而上的冥想中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佛学禅宗要求我们做内圣,阳明不仅提倡我们做内圣,还鼓励我们要做外王,而我们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终极追求就是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这也是一个人生而为人最完美的一种人格追求,这是我们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给世界的一个贡献。
阳明心学“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心学思想的一个概括和总结,看似简单,意蕴却颇丰,实践起来更是需要功夫。我常觉得,中国古人中除了老子实在是不想多说话之外,其他文化哲人是很愿意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和观点留给世人的,他们的著作动辄洋洋洒洒万千字。又假设,如果他们能用现代文叙述,而且坦诚的写作,尽量不使用象征的手法或比喻修辞,佛经不至于被人歪曲,老子不至于被神化,阳明心学不至于被过分的解释,我们在接受这些传统文化遗产时,阻碍可能会更少些,人生过得可能会更丰富更有意义些。然而这终究仅是一些幻想,思想的道路注定并非一帆风顺,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和经历做观察和思考。苏格拉底不是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希望自己过一种有价值的人生,而非浑浑噩噩。
【阳明心学“四句教”】这并非是一篇严肃的读书笔记,写作时我便把它定位为是一篇阶段性的读书感受。既然是感受,主观性的叙述可能就会多,因此错误与漏洞就不可避免;既然是阶段性的,那就意味着还不成熟,无论阅读还是思考都还存在着局限。然而,自己终究把这种阶段性的感受叙述了下来,这对以后的阅读和思考起了一个比对和参考的价值,其他的,实在是不知还有什么用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