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壹

I书中讲了很多现实发生的案例,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想执行一项策略,需要极大地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也许不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需要改变很多人甚至一个团队成员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要改变人的习惯呢,主要是因为完成一个目标,并要求你能高效的完成,需要的是高昂的士气,满腔的热情,强烈的动力,而这只有两个方法可行,一个是:发号施令;另一个就是改变人的行为习惯。
第一种方法,发号施令,需要的是你有足够的权利或资源,例如军队里的将军,全军唯你马首是瞻;或者你有稀缺而别人必须的资源,比如救命的药品、食物;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那么别无选择,第二种方法,改变人的习惯,就显得更加有效。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无论改变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习惯,都是高难度的动作,而高效能认识的四原则,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改变行为习惯的方式。
【拆书—《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壹】那什么是四原则呢?首先,我们需要在想要做到的事情里面找出最重要的事情,第二个这原则就是:并时刻关注引领性指标;第三个指标:坚持激励性的积分表;最后,是要有规律性的问责机制。
A1; 四原则,我今年参与了制定了一个院校业务推广计划,在近半年执行中收效甚微,回想我们的执行,大家一开始并没有还明确销售什么是最主要任务,先是通过行业会议接触院校,后又通过陌拜接触客户,介绍自己又是有实训基地建设,又是有软件销售,总之没有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什么指标是关键性的,或者说把他别模糊的指标定为关键性的,比如说院校关键人,如果软件销售,那二级学院的领导就是关键人,如果是实训中心建设,那么学校一把手才是关键人。至于制定激励性的积分表,这戈环节,基本就没有去思考对应的激励性积分体系,更多的是采取惩戒性的评价体系,在工作中找毛病,并归结到某个环节甚至某个人的身上,结果是人人自保,推诿责任。问责成为随意性的,毫无规律可言。
A2:下面结合自己的 工作,在后面四天里学习高效能的四原则,每天结合工作中的问题,每天晚上的作业中,结合实际的关键指标,激励评分制等专门写个总结,并在在一个工作中实践。提前完成资源则的规划,在工作中去实践打分比问责,实现学以致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