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上)

十年前的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上)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如果某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家里的床上,而墙上的日历,却还停留在十年前的那一页,那将该是……怎样的一番心境。 如果这过往的十年,只是我们漫长的一个梦,梦到我们信以为真。最后却发现,那些悲欢喜悦、生死离别,不过只是一场幻觉。 到那时,我们能否重新改写故事的结局? 01 十年前,2008年,我读高三。
记得有谁说过,没有经历过高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是那样难忘的一段历程,哪怕已经过了如此之久,偶然想起,依然令人有着颇多感慨。
当时已是高三下学期,班里的后黑板上,醒目地写上了“高考倒计时一百天”的标语,空气里的紧张陡然提升了不止一倍。
那时,早上5点半天色未亮的时候,就要从被窝中爬起来赶去学校跑早操、上早自习,而到了晚上下课的时候,已是十点半。
那时,整天有着做不完的真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我相信是那时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梦魇。而每个月模拟考试公布排名的时候,更是让人感觉已经预演了高考的结果。
那时,像是一条溺水的鱼,对,就是溺水的鱼。你知道自己离不开这片水域,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但是,因为需要长时间地待在水下,你更渴望每次到水面透气的机会。
我从初中那会儿得了鼻炎开始,有了嗜睡的毛病——别的同学每天大约只能睡六七个小时,而我感觉自己每天需要睡够十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于是,我选择经常性地上课睡觉,甚至,整个高中,除了班主任的课,其他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在梦中度过,被班里的同学亲切地称为“睡圣”。
老师们一开始也会教训惩罚一番,结果发现根本无济于事,有次我被罚站的时候差点儿再次睡着,后来,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了。
而在上课不睡觉的时候,我基本都在看闲书,直至后来,开始写小说,写所谓的诗歌。我有一个专门的精美笔记本来写诗,而小说则用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白纸来写。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那时大概写了十几万字的小说,而诗歌,写了整整一本子。
列举这样的数据并不是要显摆什么,而是偶然想起时我会觉得,如果那时我一直坚持写了下来,一直写到如今,自己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假设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那年,我锁起了自己的所有文字。有被父母藏起来的,但更多地,是自己主动锁起来。

一件事情,除非你自己下定决心,否则,别人的推动都是徒劳无功。而舍弃的原因,大多数时候是因为你找到了取代品。
02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模拟考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让我重新看到了一些希望,看到了我在高考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希望。
也许,是因为班里的同学都已经严肃认真起来,即使课间活动的时候,整个班里仍然是一片伏案疾书的身影,大家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我也感觉到一些危机。
也也许,只是因为我写了许多年的文字后,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感动别人,仅仅感动了自己。
不管怎么说,2008年,在高三下半学期的时候,我放弃了继续无意义地追逐文学,也放弃了沉迷多年的网游《梦幻西游》(这个有机会我会专门说到),开始有了一丝“回光返照”的意思。
但是,我仍然需要面对的现实是——我已经落下了太多的功课。
我学的是理科,那时我们共有六门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算是我唯一因祸得福的一门课程吧。从小开始看得多写得多,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即使大家最头疼的文言文,对我来说也是轻而易举。最终高考总成绩也是靠语文拉开不少分,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其他几门课,则一个比一个惨不忍睹。数学是班主任带的,化学老师讲课比较有趣,好歹多多少少都听了一些,平时及格还是没有问题;英语我至今的词汇量基本都是初中的水平,那时更是可想而知,基本都在及格线上下徘徊;最头疼的是物理和生物,物理老师鼻音重,讲课时嗡嗡嗡地听不清楚,他的课我可以说是一节都没听过,而生物或许是不感兴趣的缘故,最低的时候我考过8分。
于是,我开始针对性地做一些规划。语文按班就部地听讲练习就好,数学和化学多总结题型,英语本着尽人事听天命地态度背背单词做做真题;而剩下最头疼的两门,生物号称“理科里的文科”,我就认真地去背那些名词和概念,并搞清楚那些繁杂的分类;而物理,我相当于从头开始自学,从第一章最简单的受力分析开始,对着课本和习题去琢磨,直到高考的时候,我还没有全部看完。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比较适合应试教育的人,比较擅长总结题型和解题方法,这在后面上大学时,每次很短时间的突击复习就能通过考试就可以看出来。而当时,我通过一段时间沉下心来的学习,开始有了一些起色,尤其是最弱的那两门,我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这令我一度觉得,是不是,我又能重拾曾经的荣光,在高考这场战役中一路披荆斩棘,从而重新成为老师家长们的骄傲?
十年前的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下)
【十年前的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上)】(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 第五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