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山川网: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其中重点内容包括:明确将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定位;支持孝感加快汉孝经济一体化,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发展壮大襄(阳)南(阳)城市组团;支持襄阳巩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加快打造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一份规划中展现出如此多的“干货”,显然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关注。
汉江生态经济带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汉江之于湖北的重要性,仅次于长江;对比来看,就好比是淮河之于江苏的重要地位。伴随着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分别崛起了成渝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后,长江的重要支流沿线城市目前已经开始承担起下一波的中国城市崛起接力棒。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其流域涵盖省内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面积6.3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占湖北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
汉江在湖北省的流域范围包括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昌县、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40个县(市、区)。
汉江流域历史上是我国西部高原通往中部盆地和东部平原的五大走廊之一,现在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条战略通道。
在2013年10月中旬召开的湖北省委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要继续实施“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进一步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推动“两圈两带”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标志着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2018年10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8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公开发布。
湖北副中心花落襄阳 前不久,全国各省市陆续推出了前三季度经济总量数据。
我们有做一些简答的汇编和推送,并没有再逐省进行解读。关于GDP数据,我们已经从原来的年报解读扩大到了半年报解读。继续再扩大到季报解读,一是时间不太允许,逐省解读下来,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二来经济发展本身就有周期,年报半年报已经是非常窄的一个时间段,再进一步收窄到季报后,事实上能够解读的内容就会局限性更强。
不过此番借《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事件,我们倒是可以回看一下湖北各市2018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情况。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成为区域(副)中心城市,需要能够对周边城市形成很好的经济拉动与辐射作用。城市自身的经济体量、人口体量、经济增速以及科教文卫等各项条件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
和东部地区省份普遍存在的“双子座”城市格局不同(例如广东的广深,江苏的宁苏,浙江的杭甬,山东的济青),中西部省份由于客观条件的欠缺,往往需要通过将全省资源汇聚于一城(省会)的形势,才能够在残酷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抢得一丝机遇。
但是这样一来,伴随着省会城市的崛起,全省各地级市往往在资金和人口上,都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省份想要再诞生副中心城市,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这种情况,在包括四川、陕西、贵州省份在内的很多中西部省份都普遍存在,且短期内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但长江穿省而过,全省地形呈现东西条状分布的湖北,反而被天然的地形分割为鄂东和鄂西两个部分。鄂东地区的中心当然就是省会武汉,但是鄂西地区由于距离武汉路程均在300公里以上,反而受武汉虹吸效应有所下降,具备独自发展成为区域副中心的客观条件。
那么条件极其相似的襄阳和宜昌二城,为什么发改委会确认襄阳是湖北副中心呢?这一点,其实如果仅仅是在湖北省内找原因,似乎是比较难理解的。毕竟相比襄阳的位置,宜昌似乎更符合鄂西地理中心的位置,且可与荆州、荆门共同形成组团。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但是,中部省份原本资源就不足,上层在进行规划时,往往更倾向于跨省规划,襄阳地处鄂西北,与豫西南的“孤立”大市(指南阳与郑洛汴城市群距离较远)正好可以形成互动,进而打造发改委文件中指出的“鄂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大襄(阳)南(阳)城市组团。
而与西安、郑州、重庆相邻三省省会城市的连接条件上,襄阳优势也更胜一筹。
襄阳高铁规划 成为区域中心或副中心城市,交通的四通八达是最基础的条件。襄阳与宜昌二城,其实在路网建设上,均受益于武汉作为“天下之中”交通枢纽的定位。无论是襄阳还是宜昌,都是武汉西向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性城市。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在旧的中国铁路网中,襄阳有焦柳铁路(河南焦作-广西柳州)、汉丹铁路(湖北武汉-湖北丹江口)、襄渝铁路(湖北襄阳-重庆)干线交交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已见端倪。
进入高铁时代后,襄阳继续保持其铁路枢纽地位。早在2009年10月1日,襄阳与武汉之间即开通了高速动车组,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开通高速动车组的城市。而更为关键的,显然是襄阳作为西武高铁和郑万高铁的交汇处。
西武高铁
西武高速铁路是连接江城武汉与古都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由汉十高铁、西十高铁组成(武汉—十堰—西安),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福银高铁的组成部分。西武高铁线路全长约652公里,其中武汉至十堰段399公里,十堰至西安段约252公里,总投资约1117亿元。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西武高铁由武汉起,途径孝感、随州、襄阳、十堰、商洛,最后直达西安,建成后武汉到西安最快只需2个小时。汉口—孝感西段设计时速250公里,孝感西—西安段时速350公里,孝感西预留武汉西方向直通线路(全程按350km/h速度设计),直接从孝感西引入武汉西站。
西武高铁是福银高铁的一部分,规划由西北的宁夏银川经西安,到中国东部沿海的福建厦门,最终止于台湾。与京广高铁,沪汉蓉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并称为我国四大高铁干线。随着西武高铁的通车,西安、襄阳、武汉、南昌、福州等大城市之间实现2至8小时直达,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
郑万高铁
郑万高铁是郑渝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郑渝高速铁路(郑州到重庆客运专线),又名郑渝高铁,由郑万高铁、渝万铁路组成,途经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三个省市,是中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也是北京至昆明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渝高速铁路郑州至万州段设计速度350km/h,万州至重庆段设计速度250km/h,是联系郑州等中原地区和重庆等西南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也是北京打造10小时交通圈的基础。
在西武高铁和郑万高铁的加持下,襄阳连接起武汉、西安、郑州、重庆四大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对于襄阳的利好可想而知。
武汉的“天下之中”枢纽 汉江经济带(武汉孝感一体化,襄阳南阳城市组,湖北副中心站稳)
文章图片
当然,我们在讨论副中心时,有一个话题同样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副中心不仅仅是为所在区域进行服务,还要与既有的正中心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动。
对于湖北以及华中地区的正中心城市武汉而言,宜昌作为自己的长江上游城市,其价值同样十分重要。武汉与上游重庆、成都两大重镇的连接,宜昌正是至关重要的节点城市。这与地形上,宜昌位于武汉的正西方向关系密切。
而襄阳不同于宜昌的是,襄阳位于武汉另一条命脉汉江上,且正好位于武汉的西北侧。在连接西北区域城市时,襄阳显然更具备天然的优势。而靠近鄂豫两省交界,与河南西南部大市南阳天然的地缘优势,也为襄阳成为湖北连接郑州的另一条要道(主通道自然是京广线)奠定了基础。
如上文所说,宜昌、荆门、荆州三市之间两两间隔百公里的先天条件,未来同样很适合进行组团发展。如此一来,武汉、襄阳、宜昌之间互成掎角之势,大开大合,潜力岂有尽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