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薛定谔的电池片:HJT的资本悖论( 三 )


尽管TOPCon电池当下的效率要低于HJT电池,但如果计算极限理论效率,TOPCon电池甚至可能更优,那么全面建设HJT电池产线的意义真的有那么大吗?
因此,TOPCon电池极有可能是阻碍HJT电池发展的最大变数,甚至在未来可能迎来一场关于电池片的技术路线之争 。
03 谁在急于推进HJTPERC电池成为主流技术,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在主流厂商大规模扩产PERC电池产能的情况下,对于电池片的全面技术颠覆真的有这么紧迫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实际上,目前的主流PERC电池片技术已经能够满足光伏“平价时代”的需求,对于HJT电池的研究更多是布局未来,而非聚焦现在 。
市场有观点认为,2021年是HJT电池的投资元年,行业的扩产规模有望达到10-15GW,至2022年有望提升至30GW 。
且不说这样的预期是否过热,即使能够达到这样的增速,与目前PERC电池片约316GW的规模相比,HJT电池的渗透率至2022年也不足10% 。也就是说,即使是乐观估计,HJT电池的全面替代也不会那么快,当然这里存在超预期的情况 。
那么为何目前HJT会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呢?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预期的炒作 。HJT确实有可能成为未来光伏产业的核心路线,但绝非是现在 。
从目前HJT电池的产能规划看,宣称进行数GW产能规划的都是行业中的新晋公司,或者说是“电池新势力”,他们本身并没有PERC电池的现有产能压力,因此大规模投建HJT电池产线,借希望于HJT来实现弯道超车 。
具体来看,除通威公布1GW的HJT产能规划外,PERC现有产能较为充足的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阿特斯太阳能对于HJT电池的规划产能均不足1GW,这表明对于传统电池片厂商依然将HJT电池当做一种储备技术,毕竟现有PERC产线具备升级TOPCon电池的能力,没有必要急于投身到HJT路线布局,实现自我革命 。
投稿|薛定谔的电池片:HJT的资本悖论
文章图片

除新晋电池片厂商外,HJT电池普及受益最多的则是相关的设备厂商,由于HJT产业链已经实现全面的国产替代,因此无论HJT电池最终能否顺利替代PERC电池,捷佳伟创、迈为股份、金辰股份等设备制造商都能通过部分企业对于HJT产线的设备布局而获得新的订单 。
尽管HJT电池具备代替PERC电池的潜力,但传统电池片厂现有PERC产量充足,并不会迅速集中精力投身HJT电池研发 。就算最终HJT电池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传统厂商也可以通过升级PERC产线为TOPCon来暂时应对,并逐渐开始布局新的技术 。
基于此,我们认为HJT带来的迭代,可能更多是“电池新势力”与设备厂的“心理攻势”,产业并没有迅速从“PERC时代”过渡到“HJT时代”的需求 。
投资者并不应该将精力全部集中到HJT电池的产能扩建的消息上,而是应该更多的关注这条路线的市场占有率,只有当HJT电池的渗透率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它才会引起趋势性的改变,并引发趋势性的机会,而这绝非短期内能够做到的事情 。
这就好像薛定谔的猫在打开前没有人知道它的生死一样,在HJT电池片没有量产前,没有人知道这条路线最终能否带来成本的降低,这实则是现阶段HJT身上存在的资本悖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