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折叠屏Yes or No,就看2022了?( 三 )


对此,部分厂商有着清晰的认知 。赵明表示,“折叠屏确实是荣耀高端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且,“2022年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但是,折叠屏代表着高大上,并不意味着“自己定义的高端就是高端,今天很多高端机的表现和真实的市场结果,(原因)还是消费者认为不值,(产品)没有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
在前路未知的情况下,放手一搏不一定有机会 。但是,原地等待绝对没有希望 。因此,经过前两年的初步发展后,在产业链的屏幕、铰链等技术方案趋向成熟,消费者关注度升温的2022年,折叠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
更多折叠屏正在路上,而引爆点其实是折叠之外厂商锁定了折叠方向,但市场的争议却仍然存在,供需之间此番矛盾从长远来看会制约折叠屏的真正爆发 。所以,在推出更多折叠屏新品的同时,厂商也在着手填平折叠屏的体验升级与市场期待值之间的落差 。
例如折叠的方式上,内折、外折、左右折、上下折、卷轴式折等等,各品牌拿出了不同形态的产品,丰富消费者的选择空间;再如折叠的技术方面,OPPO Find N借助水滴形铰链技术,把屏幕中间的折痕做到相对平整 。华为P50 Pocket则通过水滴铰链,实现了合屏时的无缝 。
上游供应商的技术方案也在不断迭代,国内柔性显示屏出货量第一的京东方,已经就折叠屏设备的特性研发出了内外双向折叠、可以增加一次折叠的三折产品等 。
投稿|折叠屏Yes or No,就看2022了?
文章图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折叠屏赛道的创新更多聚焦于硬件层面 。即以硬件的改进去驱动用户体验升级 。
客观地说,体验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能释放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因为,折叠屏产品要想真正赢得大众认可,硬件创新只是基础,植根于折叠屏生态的杀手级应用才是市场的引爆点 。
参照其他领域里新技术的应用历程就能找到论据支撑 。
比如通信领域的技术迭代,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是网速变快,但是,从3G到4G再到5G的技术升级价值,其实是落在网速变快之后的应用 。
4G最初商用时,杀手级的应用尚未成型,面对变贵的资费以及消耗速度更快的流量,大批用户抱怨“4G没什么用” 。可是,时至今日,人均单日刷两小时以上短视频,网络直播用户超过6.38亿,这些深刻改变大众日常生活的应用,追根溯源都能归结到那句简单的“网速变快” 。
VR市场亦是如此,2014年Facebook收购Oculus,业界都以为VR产业迎来了春天 。然而,此后却是漫长的等待 。虽然产品层面的穿戴舒适性、画面分辨率、人机交互等等痛点逐渐解决,但因为缺少杀手级的应用,VR产业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21年元宇宙概念兴起,VR才重燃增长希望 。
身为局中人,跳出局限去预测技术升级所能创造的未来想象空间,无论放在任何领域都是极难做到的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轻易去否定一项技术创新的价值 。
所以,视线回到折叠屏市场 。厂商拿出出色硬件的同时,更应引导、共建折叠屏的应用生态 。
“原来是一个屏幕,现在分成一大一小两块 。原来是长的,现在是方形 。如何利用好形态的变化,借应用体验发挥折叠的优势,是行业下一步的重点 。现在品牌已经在做平行视界、小窗模式,但明显没有与普通手机形成体验区隔 。如果只是简单粗暴地放大视野,那折叠屏就成了折叠而折叠,创新价值大打折扣”,有业内人士给出如是分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