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工具变成你的锤子 — 邂逅《Every Tool‘s a Hammer》| 云上人

在工程师眼中,什么是值得学习的“工匠精神”?本文将与你分享一位资深架构师的心得感悟。
(别走开——SpotMax作为一套匠心浇灌的云资源优化解决方案,如何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戳链接了解一下吧>>>)
文/汇量科技技术 VP 兼首席工程架构师 蔡超
邂逅一本好书,好似与一位智者畅谈,总是让人茅塞顿开,获益良多。一个冬日的温暖午后邂逅了《Every Tool’s a Hammer》。
书副页上的作者简介——“亚当 ?萨维奇是探索频道《流言终结者》的明星,又是科学、科技界备受欢迎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制造商、设计师、动画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布景设计师)、特效工程师、电视主持人、演员、制片人。但是如果你问他从事过哪些工作,他会回答你,他一生都是一位工匠,而这正是他最热衷的角色。”
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那句“他一生都是一位工匠,而这正是他最热衷的角色”。其实我是一个很少阅读专业以外书籍的人,也许是内心对工匠精神的敬畏和崇拜,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常年的工程师背景,让我对书中作者的感悟产生了很强的共鸣。下面我将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感悟进行总结,希望通过整理观后所得,进一步提高工匠修养,同时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大家有启发和借鉴。
列清单
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我们都会被各种繁杂的事情所影响,脑中特别乱,十分焦虑。解决这类焦虑,我的经验是,把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出来,清空自己的大脑(书中称之为”列清单“)。完成清单后,再进行以下工作:
根据不同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排定优先级。
看看总工作量是否超出了自身处理能力。如果不能得心应手,要学会说“不” (工程师很多时候都是老好人,不善于说“NO”)
这样做给我带来的切身好处是:
  1. 降低焦虑,使这些事情不会时刻在大脑中不停地翻滚,因为我们已经把他们从大脑中清空,并且通过安排相应的计划,来获得安全感。
  2. 更加容易面对不确定性,面对随时插入的新情况,往往也最让人的焦虑。这时我们只要把该情况列入我们现有的列表中,从而了解这个不确定性对我们手上事情的影响,做出正确而理性的安排,避免忙乱。
  3. 避免自己进入稀缺状态,稀缺状态很容易引起我们的短视。(关于“稀缺”,大家可以参考《稀缺》这本畅销书。)
学会委派
“哪怕拥有完美执行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所有技能和经验,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独自行事也是犯傻。”
工程师都会有一个特点,常常执着于一种对任务的完全把控,这会导致个人英雄主义。比如,”我一个人写整个程序会更快,跟别人交流更麻烦“,”有说服别人的功夫还不如自己弄,让结果说明一切“等等。
虽然,随着现在互联网/虚拟技术发展(甚至是 metaverse)我相信未来超级个体会在各项创新活动中显得更加重要,甚至成为主体。但下面这些情况,仍是每一个“个人英雄主义”工匠需要认真考虑的:
  1. 想做的事太多,会容易进入稀缺状态,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2. 无法擅长所有方面,哪怕是擅长的方面也难免存在片面的判断
  3. 有时外行人/局外人的观点,更能带来突破性的启示
其实很多时候,“委派”并不是给被委派者找麻烦,这会低估他们的意愿,因为这些任务往往有助于他们成长。同时,“委派”很多时候也会成为难忘和愉快的合作。
保持耐心和谦逊
“注重细节的匠人永远不会缺少自我怀疑”
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一方面对于自己工作永远充满着对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夹杂自我怀疑;另一方面,又十分抵触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质疑,对其他人的质疑会表现出不耐心和不屑。
这其实是矛盾的,只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很有价值的反馈。记得刘德华说过一句话“对批评你一定要字字反思,如果你句句反驳,那你一定失败”。
【让所有工具变成你的锤子 — 邂逅《Every Tool‘s a Hammer》| 云上人】“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来自雇主和客户的反馈”
雇主和客户在我的认知里都是客户,我认为“每个人本质都只属于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以你的名字命名。”
客户是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他们意见是对工作产物最直接的反馈,因此对于我们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自己的技能是最有价值的。
想要成为真正的工匠,我们要时刻保持耐心和谦逊,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反馈并从中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