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下沉、拼算力、互侵领地,新能源卷在2022( 二 )


而三家开始站在一个舞台上竞争,也是整个新能源市场的缩影,各个品牌的车型越来越丰富覆盖的用户范围也越来越大,很难再用某几个词语框定一家车企的用户 。由于新势力们仍在继续亏损,加之新入有实力的品牌越来越多,因此如果接下来的增量稍缓一步,竞争都会变得十分激烈 。
去年另一让人较为惊喜的则是腰部势力开始崛起,哪吒汽车连续两个月实现交付破万,零跑12月交付也接近8000辆 。其中两者均是低价微型或紧凑型电动车销量较好 。
此前的B端市场打法基本上已被大多数车企摒弃,开始主攻C端市场,据哪吒11月公布的成绩中透露,其个人用户占比已经来到了91% 。这也意味着电动车正在从以往“富人玩具”走向大众生活中 。
因此,2022年中低端市场或将持续放量,而中高端市场增量本就较小,由于市场调节的延后性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对比传统燃油车市场,这么多年也就BBA的豪华品牌定位始终稳固,而新能源市场却个个对标高端品牌,补贴的最后一年,想要脱颖而出或许并不容易 。
套用李斌的话那便是:“永远都不能说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
纯电仍无法满足需求,插混市场迎来春天虽说在前期新能源混战中活下来的主机厂,如今都在开始跟着喝酒吃肉,不过要与比亚迪比起来,那还都是小巫见大巫 。
比亚迪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0万辆,比造车新势力们加起来还多 。当然这也是得益于比亚迪的出身和较早的布局 。
而从销量分布上来看,比亚迪混动功不可没 。
自2021年初比亚迪发布新一代混动技术DM-i后,比亚迪销量开始迅速增长,上市不到3个月发布的三款DM-i车型订单积压超过10万台,产能严重不足,导致不少车主苦等4、5个月无法提车 。
究其原因目前大多数家庭需要一辆车承担多种角色,除了日常城区通行,还要考虑短途自驾、接送等场景 。相比纯电补能的不确定性,插混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
虽说大方向是转向纯电,但转型的过程总是需要时间的 。而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去年不少传统车企都也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混动系统,如长城柠檬DHT、长安蓝鲸iDD、奇瑞鲲鹏DHT、吉利等后续车型也都陆续上市,不再由“两田”垄断的插混市场也将再次迎来春天 。
总体来看,当下车企推出的插电混动系统与最初“配合”政策赶鸭子上架推出的混动有所差异,改变了以往以油为主电为辅的思路,改为以电驱动为主发动机驱动为辅,开始注重馈电油耗 。似乎插混车型比纯电车型更先实现市场化改造 。
另一边,随着新能源补贴的持续退坡,插混与纯电的补贴标准差值也在逐渐缩小,如今年续航400km以上的纯电车型和续航50km(纯电状态下)的插混车型补贴仅相差了7800元 。
此外,在牌照方面,除了北京和即将停止插混上绿牌的上海,其余城市两者均相同政策 。
而理想ONE的火爆也充分证明了,消费者不会管你技术路线究竟是什么,更在乎的是实际体验 。随着自主品牌插混车型的完善,2022年的新能源市场插混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
投稿|下沉、拼算力、互侵领地,新能源卷在2022
文章图片

我们翻看去年1-11月纯电及插混销量变化,从数值上来看纯电占据绝对优势,不过从环比增长来看,特别是下半年开始插混环比增速均高于纯电 。同时,纯电销量的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微型电动车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