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财富自由之路》笔记2021-05-18把一份时间出售多次

如何优化第一种商业模式?
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我们马上就就会发现人群再次一分为二(就好像两个截然相反的物种一样)。
1、给老板打工的人;
【读《财富自由之路》笔记2021-05-18把一份时间出售多次】2、给自己打工的人;
第一种绝对是大多数,讲他们描述成为“薪水打工的人”可能更正确。他们会不自觉的把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金钱汇报相匹配。对那些付出更多的人持有永恒的态度“你傻了吧?”当别人指出他们的不作为时,他们的反应通常惊人的相似:“就给我那点工作,还指望我能做出什么样子呢?”
很多时候,我不理解他们。我知道,他们也不理解我。当我偶尔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无一例外的被评价:“你真能装!”于是,我学会了“少说话,多做事,一个人默默的前行”。
第二种人绝对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他们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宁可少睡一会也要把工作做到一定程度才心满意足,别人休息时他们可能还在工作,甚好好像完全不会去想:“这么努力还不涨工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我从来都是属于给自己打工的人,即便我跑到一个地方“拿着工资给别人打工”,也好像没有办法把那个“为自己做事”的“进程”给杀掉。
“进程”是计算机操作里面的一个术语,是指同事进行的任务们。要强制停止某个任务,一般的说法是“杀死那个进程”。
从某种意义上看,有1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进行,不就是“并联”吗?现在只不过是在“给自己打工”的同时“给老板打工”而已。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判断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与高低,有两个标准:
1、是否对得起现在拿到手的薪水;
2、是否对得起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给自己打工的人”和“为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对工作结果和工作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其实,每个人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看看有多少人在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不会顺手关灯就知道了(与此同时,他们其实一直在担心自己离开家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关掉家里的灯)。在读高中的时候,我有个同学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咱是谁啊?!”这句话的意思是:
1、“咱是谁啊?!”——所以,“那些事儿不能干啊!”
2、“咱是谁啊?!”——所以,“这种东西拿不出手啊!”
3、“咱是谁啊?!”——所以,“做成这德性怎么好意思呢?”
4、“咱是谁啊?!”——所以,“这事儿得做大这个地步才能!”
------
这句话“不小心”影响了我的一生。
虽然这件事的副作用是让很多人觉得“你真能装”,但结果确实是:选择不同,做出的事情就不一样,而且质量和品格都不在一个层次上。给自己打工的人,总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接下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另一个层次上进行的,都有更高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事实上,第二种人事划算的,而第一种人从长期来看注定是吃亏的,确自以为聪明。为什么呢?因为第二种人极大的优化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他们把自己同一份时间出售了2次;
1、他们一次把时间出售给老板,换来了薪水;
2、另一次把时间出售给自己,换取了成长;
这样看来,对某个差异的解释就自然且清楚了:那些拿了两次回报的人又怎么会像那些只拿到了一次回报的人一样那么在乎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的薪水呢?与此同时,第一种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落后”——别人的相对成长就是自己的相对落后,这原本就是事实。只可惜,他们不仅看不到,还在“幸福的堕落着”------
“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竟然如此简单:
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
如此这般,你已经变得与众不同,因为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终生只会半生半熟地运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而你竟然把这种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升级”了,变成了“一份时间至少出售2次”。从长期来看,你的收益曲线一定会长成复利曲线的样子——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别说别人,就连你自己也看不出它和一条斜率不大的支线有什么区别。


七,如何启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
2003年,我决定写书。
为什么呢?因为我想明白了:为了获得财富自由,我必须寻找一个方法来运用第二种商业模式(即,“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这是必经的途径。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用之即弃”的,甚至“不用也不得不弃”的,而且不会再生,也不会给你“攒在一起让你放大招”的机会,所以,只有一个本法——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次数越多越好!
我找到的方式是写书。
读书也是一样,哪怕只是一句有意义的话,甚至只不过是因为读一本书而“刺激”出来某个(可能并不相干的)想法,竟然改变了你的行动,那这本书就是无价之宝。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对于个体来说,除了出版图书,还有其它方式可以做到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吗?后来我想清楚了:一切内容制造,从本质上看都属于这个类别——书籍、唱片、漫画------或者更精准一点——一切创意制造可能都属于这个类别。
你可以把一本书、一张唱片、一部漫画理解为一个“产品”。那么,这类极度依赖创意的内容都可能属于“成本极为低廉”(脑力劳动)、“受众即为广泛”(即,销量可能很大)的东西。有能力制造这类东西的人,最终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虽然那时候我才刚刚“入门”,但出手的时候已经是个深思熟虑的高手了。我不仅是个作者,还是个极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且,我是做销售出身的,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懂得如何把一个东西不仅卖出去,还卖得很多。更重要的是,我和其他作者的思维不一样——
我的出发点是:就算我不厉害,我的书能不能很厉害?所以,我的思维和他们是截然相反的。我认为:如果读者不买我的书,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我不仅是销售人员,我从一开始就明白:必须用“产品思维”去考虑问题。在产品思维里最重要的思考是什么呢?说穿了就很简单,不说穿就是一张彻底蒙蔽你双眼的窗户纸:
刚需
对,你的产品必须满足销售者的刚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若你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刚需,即便做得不够好,人们也会买——刚需嘛,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若你的产品不是消费者的刚需,那无论做得多好,买的人也不会太多——其他能力和品质,都是在此之后起作用的。不做刚需产品,剩下的就无从谈起。
许多年前的这一点点思考,让我今天都还在受益。后来,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还是再创业、再投资,都是一样。我已经习惯了去找,去做真正满足刚需的产品,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去甄别真正的刚需,而这是个根本无法用钱去衡量的能力。
一般来说,老师出书都是自己教什么就写什么,但我觉得不能这样。阅读和作为实际上不是中国学生的刚需,或者更准确的讲,即便他们都是真正的刚需,可学生们却不以为那是刚需——学生们(即,消费者们)心里以为的刚需是词汇书------
欧阳观点:
如何在跟公司打工的同时也跟自己打工呢?
把自己的任务并联以来,把进程并联起来,在做好工作的同事也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
做任何事情,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想着“咱是谁啊?”,并努力把事情做好;
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多次的方法是内容创造,写书、唱片、漫画,以前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是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自然能实现的方式就更加多了,所以要持续不能的创造脑力劳动的产品才能。
不断的做消费者以为的“刚需”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