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交友原则(一)



古文: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有人不理解你却也不和他生气,不也是君子之行的一种表现吗?
?人生感悟:“道不为同,不相为谋”啊。这里说到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见面,是件快乐的事。可见大家还是喜欢跟自己是同门、同道、思想差不多的朋友来往。志同道合、相互提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当然不亦乐乎?
【学习《论语》交友原则(一)】别人为什么不喜欢你,你要看你自己的思想境界是否跟人家在一个水平线上。如果你事事计较,找到一点优势就想压人一头找成就感,一张嘴说话,别人立刻就会感知到,引来反感,怎么得罪的人也不知道,全都是说话做事不经过大脑,不思考,留下的祸根。在说话之前,想想自己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说了这句话是否会伤害别人,如果是说别人不好,就不要去说。你为了逞一时之能,说了不好的话,别人总会知道,不知道会在那件事等着你,打压你一次,也让你不痛快。所以,我们要不断的通过事情修身养性,给自己的人生多增添一些平静和温暖,于己于他都利于身心健康,利于养生,养生最关键的就是养心。
有的时候别人误解你,也不要生气,保持君子风度,时刻谦虚谨慎,就顺应了后面的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我们遇事对人常常是:“人不知而愠”,人家不理解自己就是郁闷、生气,我们总是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压给别人,强迫别人明白我们明白的事情,懂得我们懂得的道理。这也是很容易跟熟悉的人生气的原因,我们会对熟悉的人“预设线”,理所当然的在心中认定很多事情,所以一旦现实发现跟心中的想法有一点偏差,我们便受不了。试想,如果是一个陌生的人,说了同样的话,你会那么在意吗?我们还会生气、发牢骚吗?在生活中,我们要多一些思考,三思而后行,多一些体谅与宽容,我们的生活会美好很多。
古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凭空想别人不诚信,却能先行观察,这样的人才是贤者啊。
?人生感悟:让我想起了上学时候的事情了,一个同学看我当了班长,知道我文化课成绩好,就主动跟我走的很近,跟我当同桌。每次文化课考试,都是抄我的卷子才能及格。那个时候单纯,从没想过人家心机这么多。到了快毕业的时候,利用完你了,处处跟你做对。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她是为什么?是终于不需要谄媚了?是终于可以翻身了?还是她没有当上班长,心里一直不服?我只能怨自己看人的能力太差了,只要跟你套近乎,跟你说几句好话,就觉得都是好人。现实是给你一个“大巴掌”,你的学习成果白白的就人家拿走了,最后还背后“捣鼓”你。
想想工作以后,这样的人也大把存在。你只是没有去看别人的阴暗面,那个时候也不愿意去看,觉得太无聊,其实是自己无知。后来明白如果不看清人性,真的会吃很多亏。为什么要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说我们能通过学习,就能知道的事,干嘛要走那么多冤枉路呢?!
人性是复杂的,不可能只和君子交往,也会伴随着有小人。所以,我们自己要学会观其言察其色,从对方的语言、表情、行为中,分析、判断清楚以后,再决定是否交往与付出。不能再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要看他(她)如何做?孔子的话,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修身养性,可以避免很多灾祸,我们真的得好好静下心来学习《论语》,增智慧增做为增志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