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前帮你梳理思路的3个方法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要写演讲稿前,要不坐在电脑前发呆,抓耳挠腮,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要不就是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动笔梳理脉络。皮特·瓦格斯——大名鼎鼎的演讲培训公司的创始人和CEO——给广大的“难友”提供了一份简单可行的3步法,帮助大家快速整理演讲框架,梳理演讲思路。

第一步:确定目标群体:观众是谁,我要为谁解决问题?

当你明确观众是谁的时候,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群体。比如:我作为演讲者,目标群体是幼儿园的家长,那我会侧重于讲幼儿园的一些行为规范,习惯养成,玩耍冲突等等话题,来跟目标群体进行链接。若目标群体是小学生的家长,那我们更多的主题会讲:如何提升学习成绩,兴趣班的选择等等话题。

所以,只有找到目标群体,对于演讲话题胸有成竹,才能置身于演讲场地,不会怯场,不会压力太大,当把核心问题抛出了时,吊起目标群体的口味,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思考在最短的时间里,我能告诉听众什么。

演讲者可能会有一种这样的心理,客户都花钱来听演讲了,我要一股脑儿的把所知全部倾囊相授,这才对得住客户。有的时候越是这样想,演讲的内容冗长拖沓,甚至演讲内容会如裹脚的布,又臭又长。其实,真相是:你说的话越精简,观众听到的话就越多!

怎样去精简内容呢?诀窍就是:常常去练习在2-5分钟的时间里,如何让自己的表达更精炼,更聚焦,给听众提供最精华的最有价值的内容。

第三步:我希望目标群体听完后能做些什么?

绝大多数的演讲都能改变听众的生活,但是这润物细无声的改变更会像是为听众打开了一扇窗。要想听众能够有持续性改变,在演讲中需要思考:你希望观众接下来做什么。比如:上面我说的,若目标群体是小学的家长,理论上,我们要接纳孩子,那家长回到家后,具体应该让家长分几步走或者演讲的目的是希望买东西等等。。。。。。

当我们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多用用户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演讲会清晰明了,令听众大呼过瘾,流连忘返。

好了,3个方法我都分享完了,接下来我再来总结一下快速梳理演讲思路需要问自己的3个问题:
1.确定目标群体:观众是谁,我要为谁解决问题?
2.在最短的时间里,我能给目标群体提供什么内容?
3.我希望目标群体听完后能做什么?

【演讲前帮你梳理思路的3个方法】当你下次准备演讲稿时,试试这3个方法,相信能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