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技公司那些很酷的人才管理方案真的好用吗?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Helen无论是在传统大企业还是新型初创企业,人才管理都一直个热门话题 。随着现代管理思维的不断演进和各种创新尝试的日益增加,有效的人才管理方案在最大化人才价值、优化人力资源及提升生产力上的作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拥有良好人才管理计划的公司也更在市场上更具商业竞争力 。
关于现代人才管理的理论分析已经汗牛充栋,细致涵盖人才获取到继任计划的每一步 。所以这篇文章笔者想讨论的既不是像数字化招聘、劳动力数据分析这样的趋势,也不是像扁平化管理、DEI这样的策略,而是想聊一聊笔者在欧洲科技公司里经历过、看见过或听说过的一些有趣的人才管理实践,以及亲历者们相应的体验和反馈 。
工作弹性新冠疫情带来的最剧烈的变化就是工作弹性增加 。然而,因疫情改变的却不仅是工作方式及工作文化,还有我们对日常工作生活的思考 。
1.不限地点
曾几何时,远程办公或不限地点的办公政策仅在个别先锋公司存在,并被当作一项特殊的员工福利,由于相对少见,这类政策在招聘中也对吸引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过去两年的疫情则彻底改变了这一格局 。在欧洲,大多办公室工作几乎在一夜之间改为在家办公,而科技也在这一改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线交流(例如 slack)在线会议(例如zoom)、在线头脑风暴(例如 miro)、在线计划(例如 trello)、在线项目管理(例如 Asana)等,几乎涵盖了线下团队协作所需要的所有功能 。
效率,是大家对远程工作的主要顾虑,近两年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也林林总总 。让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报告都表明远程工作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并减少了职业倦怠 。Catalyst 进行的一项研究还指出,远程工作提高了 63%的创新力,75%的工作投入程度,以及 68%的企业向心力 。基于积极的反馈,越来越多公司宣布了疫情后永久或半永久的远程工作计划,包括 Facebook、Airbnb 。而当在家办公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常态,更有公司决定进一步完全转向“远程优先”的管理模式,并开始享受跨地域招聘的益处,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本地人才短缺的限制 。
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强调了与团队线下交流合作的必要性,以及每天通勤给生活与工作之间定义的界限感,很多管理层也指出了在远程工作下进行公司文化建设的难度 。因此,针对疫情之后的工作模式,大多数人仍然支持(82%,根据Gartner一项调查)将办公室办公作为常态,并允许一定时间的不限地点办公以供灵活选择 。
2.不限时间
与工作地点相比,工作时间似乎一直都享有更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科技公司 。只要你每天工作 8 小时或每周工作 40 小时,许多公司都不会硬性规定员工如何分配自己工作时间 。除了大致从上午 9 点到下午 6 点这种常规作息外,许多程序员其实早上7 点就到公司了,而一些负责美国业务的团队都会更晚才来 。笔者个人也曾经有 2 个月的时间是从下午 1 点工作到 晚上9 点,为了用早上的时间去参加德语课程 。
不限时间的灵活性充分尊重了每个人的不同需求,或是因为家庭、或是因为个人日程,或者仅仅是因为每个人不同的习惯 。不能否认工作时间的差异偶尔还是会造成沟通上的延迟,但一位与我共事过的经理对此提出过一个强有力的论点:灵活的工作时间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始终以与团队达成一致并完成任务为前提的 。如果做不到,那是能力的问题,而不是工作时间的问题 。实际上,公司从不追踪每个人的工作时间,这是对员工充分的信任 。而员工也都是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日程去履行我们的职责 。
推荐阅读
- 瑞声科技|红米K50电竞版最大看点?实测揭秘「安卓第一4D振感」,摸完馋哭了
- 供应链管理|外媒记者:北京冬奥闪耀科技之光
- 猎豹|全网都在夸的“猎豹”是什么?为何这些“黑科技”频频上热搜?
- ios|苹果公司停止签署iOS 15.3 更新到15.3.1后无法降级
- 脱口秀|科技圈的脱口秀大王?盘点卢伟冰那些年说过的金句
- 科技冬奥,冰雪之约|中国短道速滑的荣耀与得失丨冬奥观察
- 钛媒体、财经、市场、科技、商业、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华楠直播间第49期】冬奥怎么看③:北京“老炮儿”的冰球梦
- 市场营销|融资丨「爱听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晨壹投资独家投资
- 美咨询公司|库克因薪酬太高被“限薪”?工资超员工1447倍,美咨询公司反对库克高薪
- 便携式|成都创客|点阵科技邱承跃:打破国际垄断 让国产的无线电技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