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其一

【我读《大学》其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大学开篇,讲了一个道理,也就是广为流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采信的古人解法,都源于传习录,但是,传习录没有明确说明的,想来不会有什么版权问题的话,我的言行我自己负责,和王阳明无关,当然,无论是心学,还是孔孟之道,在明知典籍遗失,后世谬传,各种烧书都是存在的的前提下,我都仅仅把他当做我的一家之言,当然,是我坚信的一家之言。
即使是北航这种国防科工委直属,在我入学的第一天,也故作高深的问过我们,什么叫做大学,当然,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我又见识了大儒和犬儒,这个时代的观念之争,无聊而有趣,无聊如同键盘侠和水军,有趣在于,思想的无限可能性;回到本身对我来说,我认为大学,就是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大约可以叫做做人的道理,包含世界观,也包含方法论(其实这些都是套话,但是,只是为了通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呢,大概是,你要能够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能够对这个世界存有善意,在于能够明白,没有绝对完美的善,而不对自己,更不对他人的善做出苛求。
注:这段解释基于阳明先生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大概是说,对一个人来说,他的至善就是,他认为无论客观条件如何,都要去身体力行的那些美德。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我们知道,人们/自己乐意做到的善的极致在哪里,我们才能坚定的去追求成为能做到这样的善的善人;当我们确信我们乐于成为这样的善人,我们才能不被外物影响对自身所作所为以及原则的冷静判断,面对这样的选择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困境/刁难/嘲讽我们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当我们能够冷静的分析所作所为的得失我们才能心安理得无愧于心,不为因此而失去的权势/机遇而感到后悔。当你对自己的选择能够安然处之,才能真正的对选择产生的结果进行客观而具有说服力的思考。能够进行客观而具有说服力的思考,最终才能有所获(得到一个相对通用的教化后人为善的理论体系)。生物有它的根本和枝杈(最先生出的部分和最后生出的部分),事情有它的起因和结果。当我们能够明白一件事物发展/生长/变化的先后顺序,那么,我们就接近大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因此,假如我们试图让天下都能认可对特定美德集合的身体力行,那我们就首先让作为天下一部分的这个人所在的国家能认可对特定美德集合的身体力行,如果想让这种思想在国家推行,那么,首先就要在自己的家中推行,如果想让自己的家人都认同去把这些美德身体力行,那自己就首先要身体力行,作为榜样,而要想自己能够坚持不懈的身体力行,就要用端正严肃的态度来下定身体力行的决心,而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要保证自己意愿的真诚,想要保证自己意愿的真诚,就要先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道理分析的清楚明白,想要把道理分析的清楚明白,就要深刻的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可以推衍可行性。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当我们深刻理解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们就能推衍出这样做所带来的后续变化,因为这变化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就能真诚的希望它发生,当我们的意念这样真诚我们的心态就能中正平和百折不挠,当我们可以下定决心我们才能真的把自己憧憬的品德变成自己的品性修养(真正成为习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东西),当我们证明了一个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修养,我们就能让自己的家庭/家族都愿意拥有这样的修养,依次类推,国家和天下也将愿意具有这样美好的品德。上到天子,下到平民,只要人人愿意修身,那么,天下的至善也就为期不远了。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修身之前需要做的,都是后者的充要条件,但是修身不是齐家的充要条件,从此往后类推,都不是充要条件,孟子做了一个理想化的假设,但我个人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连每个人都尽量做到自己认为应该做到的至善,对这个世界抱有尽可能多的善意,这样的主观意识,恐怕都未必有,应该有归类划分人类需求的学说,道德,恐怕要在最后一层吧?但有趣的是,这世界/教育界要多久才能意识到,把孟子学说的格物致知去掉,从正心诚意开始推衍教化呢?希望,这只是我孤陋寡闻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