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些无意间说的话竟成了孩子不自信,叛逆的原因之一

暑假到了,到了抬头不见低头见娃的时候了。
做为父母我们都很清楚,唯有父母之爱是指向分离的。每次都跟自己说与孩子的缘分就这么几年。
可是待久了,还是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每次生气或哄叫后又万分后悔。
学习如何跟孩子好好说,好好合作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少增几根白头发。
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曾给出一个公式:信息传递=55%的肢体语言+ 38%的语调+7%的语义 。在与孩子沟通中,只有7%是关于说了什么的,而97%是关于怎么说的。
看看下面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的脏手印又弄门上了,怎么老这样?到底怎么回事?你就不能做得好点吗?告诉过你多少遍了。”
“再碰到灯泡,你就会被电死的”
“小心,别让车撞到你”
“你怎么不能像某某那样?他总是做得很好”
你知道如果你是孩子,你听到这些话会怎么想吗?
1.门可能比我还重要;
我干脆骗他,不是我弄的;
我是一个脏鬼;
我想骂她;
你说我从来都不听,那我就不听了。
2.下次趁他不在的时候,我就去摸灯泡。
3.世界太可怕了,太危险了;
我怎么能管好自己? 做什么都会有麻烦。
4.她爱别人比爱我更多些;
如果我成绩不好她就不爱我了;
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我恨他。
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无意间说的话竟成了孩子不自信,叛逆的原因之一。
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告诉我们五个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技巧:
1.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
不要加以评论
比如:厕所的灯还开着呢
我看见小狗在挠门。
我们体会下不同表述的感受:
A. 告诉你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
B. 厕所的灯还开着呢。
A.你整天都不去遛狗。你就不应该养宠物。
【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些无意间说的话竟成了孩子不自信,叛逆的原因之一】B. 我看见小狗在挠门呢。
当大人不断指出孩子做错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该做的。
如果只是描述问题,孩子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
2.提示
孩子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多了。
比如:
“再让我看到你在墙上画,就没收”
改成
“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是用来画的”
“你从来就不能帮我干点家务活”
改成
“我现在需要有人能帮我收拾一下餐桌”
我们愿意给孩子提示,是因为孩子能体会到我们对他的信任。他会对自己说:我一旦知道了这些道理,大人们会相信我能做好。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孩子们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而且越有效。
比如:
“你看你,出门又忘了拿包,如果包不长在你身上你就记不住”
换成
“你的包”
我们多说不如少说时,孩子们更容易记住。
4.说出你的感受
家长有情绪时,跟孩子表达比闷在心里爆发更好,慢慢地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孩子可以接受比如这样的表达:
我现在心烦意乱,没心思陪你玩。晚饭后,我再来陪你。
5.写便条
不管孩子认不认字,他们都期望收到小便条。
一个上班族妈妈在家里电视机上贴了这样一个便条:
在开电视之前,想一想,我昨晚作业了吗?我做完练习了吗?
有时候当我觉得跟孩子怎么说都无效时,我也会用便条的方式,孩子会觉得被尊重,小的孩子还会觉得好玩。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是一个不断提高合作方式的修行,没有特一的方式是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我们学习沟通技巧,其实不是为了孩子一直听我们的话,而是希望孩子的心灵不要受伤。从家长做起,因为一点点改变,培养孩子的自我感知性,主动性,责任心和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
育儿是一场修行,每天花点时间学习一下,坚持下去会有大大的改变。
Zen and Fitness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