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华人团队发明手术级强力胶带:快速外科止血,拯救成千上万生命( 三 )
吴晶晶后来加入了 MIT 机械工程系 , 目前在赵选贺课题组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 研究方向为生物黏附材料应用于软组织的缺损修复方向 , 在合成材料应用于外科损伤修复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
文章图片
而吴晶晶在 MIT 所在课题组的负责人赵选贺 , 更是一位软性材料方面的世界级专家 。
赵选贺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 , 前往北美深造 , 先后于06年和08年在卑诗大学和哈佛大学完成硕士进修 , 于09年在哈佛机械工程学院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后来于2014年加入 MIT 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 。
文章图片
目前 , 赵选贺已经升任教授和 George Hatsopoulos 学者 , 还在 MIT 创办了自己的课题组 , 从事软性材料 , 特别是生物粘合剂、用于机器人的仿真皮肤等方向的研究 。
2016年 , 赵选贺团队在《自然-通信》期刊发表文章 , 展示了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水凝胶脱水 , 使其保持湿润、灵活和弹性的复合材料 。
该技术属于合成皮肤领域的关键底层创新 , 短期有望应用于药物传输绷带、隐形眼镜等可穿戴医疗设备 , 长期来看对于机器人有很大意义 , 能够开发出具有生物功能和特征的机器人软性皮肤 。
与此同时 , 医疗也是赵选贺一直关注的重要领域 。
实际上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款手术级强力胶带 , 其最初版本发布于2019年10月 。当时 , 赵选贺团队将生物粘合剂做成了双面胶 , 形状大小更接近创可贴 。在实验中 , 这种双面胶创可贴能够在几秒钟内对生物组织实现粘合 , 可以用于伤口快速缝合 。
文章图片
2019年的双面胶版本 图片来源:MIT
文章图片
双面胶能够将两片软组织快速粘合 图片来源:MIT
不过 , 赵选贺团队后来和外科临床专家进行了很多交流 , 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反馈:在外科临床领域并没有特别多的粘合两片软组织的需要 。
反倒是有很多医生和护士表示 , 对于他们来说 , 对内脏破损的快速缝合修复一直是个难题 。比如 , 胃部和肠道的破损需要用缝线来进行缝合 , 事后容易引发感染和疤痕 , 甚至可能因为断线而出现漏洞 , 造成严重的二次损伤 。
“不妨把这个技术 , 做成内脏破损的‘创可贴’?”有人建议 。
团队重新投入了研究 , 对2019年版本的双面胶进行调整 , 将粘合剂配方中的明胶、甲壳素换成了聚乙烯醇 。新的配方能够保证粘合剂稳定性可以维持超过一个月 , 并且成品胶带的韧性等各项特征 , 最大程度接近人体的内脏本身 。
推荐阅读
- 李伟星|小米创始团队成员李伟星离职
- 专业内参|【医疗健康周报】第5、6周:香港亚洲医疗集团完成4亿美元D轮融资,微创医疗设备制造商Cook Medical以8.75亿美元被并购
- 消费医疗|高管动荡、股价腰斩、利润下滑,华熙生物怎么了?
- 智能手机|Redmi宣布与Mercedes-AMG F1团队合作开发K50系列智能手机
- 游戏|当医疗遇上游戏,数字疗法还能更有趣
- hyper|“做不到就解散团队全员离职”,一加10Pro背后的故事
- 反馈意见|Safari被吐槽是新IE:苹果团队回应
- 投稿|Science封面:华人团队揭秘“派大星”完美骨骼,高强度新型材料正在路上
- 医疗AI|从IPO到普遍盈利,医疗AI或许还需要5年
- 曹雪|冰墩墩设计团队回应卖断货:没想到大家如此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