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只是你为自己找的借口

岁末年初,又到了制定各项工作、计划生活计划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心中难免有些诚惶诚恐。


犹记得去年的同一个时候,曾经信誓旦旦地给2018年列了十几条想要达到的目标。然而一年过去,除了多了几根白发、体重增加几公斤,这些计划已经停留在纸面。

如果说和自己比较伤害性还较小,那么与那些原先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进行对比,对内心的杀伤力就会产生断崖式的落差。

这个和我一起玩的发小,读书时的学习成绩排在班级末尾;大学毕业后找的工作,收入还不及我的一半。也就是说,从读书到进入职场的初期,你都是在这场PK中占据绝对的上风。然而一年多不见,这家伙咸鱼翻身。

他做了一个视频自媒体,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成功吸粉几十万。有了粉丝和流量,自然有企业前来投放广告。光靠这个号的收入,一年就有上百万。他干脆辞掉工作,全身心投入自媒体的运营。

现在,我的收入还不及他的十分之一。以前他见到我毕恭毕敬,现在恭维者的身份完全换了个。

还记得一年前,他也曾怂恿我去做抖音号。想到这些年,做自媒体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繁忙的本职工作,我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愧疚之心由此产生。为了安抚不安的心,我们会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理由说服自己:我只是懒了一点,比那些勤快的人懒了一点。这一年,要戒掉这个“懒癌”,这样计划,就不会终究只是计划。

我和发小之间,就隔着一个“懒”字吗?



“懒惰”,很多时候只是表面现象。

上面这个事例就能说明问题。发小给过我建议,我拒绝他的建议有两点原因:一是我觉得做自媒体没有希望;二是我因为工作太忙,再分不出时间和精力。看起来,这两点原因共同导致我现在的平庸。实则前者才是更深层次的缘由。

正因为我觉得做自媒体看不到希望,我才会找来工作忙、没精力这个借口。如果这件事在未来能带来可见的预期收益,我想即便是再累,也会想尽办法从极其有限的空闲中挤出时间。哪怕只是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几个月甚至一年积累下来,也能把这件事做得非常有模有样。

说到底,还是我在认知层面出现了偏差。正如《认知突围: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一书中提到,尽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但是在精神和思维层面,我们绝不是在一个世界中。

认知,是我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决策。认知不同,会导致面对相同的情景,做出完全相异的反应。

有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能先于他人进入未知领域,从而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即便一个很明显的机会放在眼前,也懒得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大言不惭低说:“我就是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不是说知足常乐吗?何必再这么瞎折腾。”

我想说的是,即便是这些嘴上说满足于现实生活的人,也存在认知偏差的问题。他们看不到行动背后带来的积极变化,所谓“满足于眼下的生活”,不过是经过一番权衡考虑,认为采取行动的性价比低于保持不动。所谓“知足常乐”,是他们在别人面前摆出的一番说辞。

认知能对一个人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只不过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潜在的“心理动机”。

认知层面的差异,看不到努力背后的收益,这才是懒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既然认知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实现认知上的提升?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人们都希望能在短时间内速成某项技能。各大平台上,关于认知的付费课程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认知属于智慧层面,需要长期学习实践的积累,要想一蹴而就的可能性非常低。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向过去的智者、向当今的大咖学习,再通过自身的思考,将这些知识与自己的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形成更高层面的认知。

首先是向古今中外的智者学习。相比于那些容易读懂的书籍,那些经典著作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其中承载的智慧是那些畅销书所无法比拟的。

也许这些书读起来有些累,没关系,一边读不懂多读几遍,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书中精华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假设一周能精读一本著作,一年就是52本,十年就是500多本,足够打下扎实的理论思想基础。

学习后,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就像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吃,体内的消化功能丧失,这个人估计会被食物撑死。因此只是一味学习,不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学到的是一堆没有用的知识。

思考,是一个将知识变成智慧的有效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多年学习积累形成的一个体系。只不过有些人的这个体系非常完善,能将智慧的触角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而有的人知识体系杂乱无章,这才会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叹。

可以用文字输出的形式,将思考的成果记录下来。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整理,你会发现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今年和去年、几年前有了很大的不一样。

这就是你的成长,在认知层面的成长。



提升了认知层面,认清某个领域内存在机会,及时行动就变得非常关键。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行动以后,依然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

还是他们懒惰吗?不是!因为目标和现实之间,存有很大的差距,实现起来难度非常大。如果不对目标进行分解,就会让目标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首先是对目标进行初步的分解。即从现实的A状态,到达最终目标的E状态,中间隔着B、C、D三个阶段性目标。根据目标实现的难度,找出这三个乃至更多的时间节点。接着是对分目标进行深入分解,相比于初步分解,深入分解在时间进度、措施方式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内容。

有了目标分解,还要学会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因为客观条件在不断变化,因为个人主观上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最先制定的目标不一定完全适合实现总目标的全部过程。

就像写一本长篇小说,即便有了大纲和人物设定,在后期写作中也会根据情节发展不断做出微调。要敢于调整不切实际的目标,及时对照检查。

每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进一步增强实现大目标的信心。信心上的滚雪球式递增,自然会让你摒弃懒惰心理。因为此时,你的注意力都在目标上,不会被其他因素干扰,偷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懒惰,只是你为自己找的借口】当你意识到那些计划只是一纸空文,当你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巨大差距,请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上一个“懒惰”的标签。懒惰,只是你为自己找的借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