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钝,其实也是一种优势

当你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敌人时,你会选择怎么应对?

我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用绝对的武力值碾压对方。
这种方法也没错,但是要让能力数值,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通常来说并没那么容易。
我们看看曾国藩的做法,面对强大的敌人太平军,他采取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策略——“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避开正面交锋,管我修筑壁垒。
湘军行军打仗,不管去了什么地方,最重视的就是扎营。
每天四个小时行军,走大约三十里,然后不再前行,开始挖沟修墙,也是四小时左右,整个行军速度和蜗牛差不多,晚上还要轮流站岗,称为站墙子。
这个场景,在历史上是非常奇葩的,闻所未闻。
哪有好好一支正规军队,却活脱脱成了民工建筑队的?
长年累月下来,每个士兵都是挖沟小能手,一言不合就开挖,砌墙,站墙。
不会挖沟砌墙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要选出历史上最会挖沟的士兵,湘军绝对当之无愧。
这么笨拙的方法为什么有用呢?
当时湘军的敌人太平军,采取的战略是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战斗经验特别丰富,喜欢搞突然袭击,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每次出场还裹挟着大量的流民,制造出铺天盖地的声势。
湘军刚刚迎战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营地也扎得不牢,损失特别惨重。
面对流氓战术,曾国藩痛定思痛,之后一心求稳,先立于不败之地,保存自我,才谈胜利。
太平军再流氓,也拿层层壁垒无可奈何,经常连湘军的面都见不上,湘军在墙内,太平军在墙外,满身战术无计可施,墙内大石滚落,弓箭侍候,常常被360度无死角碾压。
结硬寨打呆仗,和敌人避开正面交锋,初期看起来效果堪忧,连敌人面都见不上,埋头挖沟,这能叫打仗?李鸿章到了前线的时候,就对这一套非常不以为然。
畅销书《跃迁》提到:
一个人直接打开水龙头,不是冷的要死,就是烫一下。如果你感觉到烫,马上就拧冷水龙头,过了半分钟,水突然又变得非常冰冷。你来回循环多次,水只会忽冷忽热。
正确方法是慢慢拧,让阀门和水温都平稳的同步升高,一直到合适为止,因为水龙头管子比较长,系统有延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反馈。
如果你的每一个反应都是即时的,其实这个即时反应就已经过量了,古典老师说,越庞大的系统,反馈的周期越长,越需要更久的时间和耐心。
有时候,迟钝其实是一种极强的优势,懂得克制身体的及时反应,能等待系统给予反馈,再根据反馈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迟钝,其实也是一种优势】忍得了,等得起,守得住,是一流的智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