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流水账读后感

用了三小时三十一分钟,这本书是我最近唯一一本一口气看完的小说。我宁愿它只是一本小说。但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原型的故事就像被一丝丝抽开而膨大的棉花糖,究其内里也不过只是一把白糖,舔两口都腻得慌。另外扉页上写了,改编自真实事件,再加上媒体“好心”的宣传,我知道了这是一个有灵魂,又失去灵魂的故事。
在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搜索了作者的访谈视频,点开才发现去年我是看过的。她的形象满足了我所有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的想象。她语速不快,声音有些喑哑。每当你觉得下一秒也许她会啜泣,但在一个个停顿以后,她又恢复自然用平稳的语气继续讲述。她提到了很多文学作品,就像她的文字,对这些绚烂文化长河里的典故形象信手拈来,仿佛她就出生在文学中,成长在文学中,全身每个细胞都被文学之水浸泡的饱满。是我羡慕的模样。(读到后来后来证明我的感受是对的,她何止是修习文学,其实是将文学当做逃避黑暗的乌托邦吧。)
然而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有了疑问,到底饱读诗书是好是坏。
结尾她写到,她恍然不是学文学的人,是文学辜负了她们。文中的三个人物,思琪,怡婷和伊纹,都是自小读了数不清书目的女子,她们美好天真,一切的感情体验都是来自书本。这就使她们容易被诱入文字的陷阱。会因为李老师满腹经纶而崇拜他,会因为他满口缱绻情话而洗脑自己爱上他,会因为钱先生清醒时的宠溺承诺而原谅他。
但把这一切都推给文学显然是错误的。饼干,晓琦,还有那些个在二十年间甚至以后被李老师带进秘密公寓或说不清名字的小旅馆的少女们,她们的悲剧与文学无关。她们都是花一样的年纪,都在惊慌失措时被恶魔的触手禁锢,然后迷惘于花言巧语,被冠以爱的名义强奸着。这显然就不是文学的错,是利用文学而施以恶行者的错,是恶行本身的错。
我很诧异像李老师这样年过半百的老男人,还有文中出现的几乎所有的他的同事,他们的吸引力来自哪里。都猥琐恶心,肮脏的目的恨不能写在脸上宣泄于口中,但还能能够骗的一个个少女都误以为是爱情,心甘情愿的奉献出自己而毫不反抗。看到后来我大概明白了,是这个社会给了她们蒙上眼睛的布条,她们不敢,不能解下这根布条。用李老师的话说,他喜欢思琪身上高度的自尊心,越自尊就越不会说出去,这个社会都在帮他,送上一只只可爱的小绵羊。羊只能等着被宰,是不会反抗的,书中将伊纹和思琪的脸描写做是初生羊犊的脸,我很惊恐,因为那恍然是天然的,受害者的脸。
这个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在看作者访谈视频的时候,弹幕有人发,她长这么漂亮那就怪不得了。今晨看到朱军案即将开庭,评论里有人说,看了受害者的照片,惊讶于为什么她会被性骚扰。评论者是个女性。还有更多的例子就不再举了,这里复述一点思琪和房妈妈的片段。

为什么你们从不教我关于性的知识?——思琪
知识向来是需要的人才会学啊,你还小又不需要。——房妈妈
听说有个女学生跟老师搞到一起了,她可真是脏啊。——房妈妈
思琪将面包屑悄悄倒进了沙发扶手的缝隙里,默不作声。
被李老师诱奸那年,思琪上初一,十三岁。
所以什么才是需要被教育性的年纪呢?思琪学了那么多知识,唯独没有学会怎么保护自己,她不懂怎么反抗,不懂那是伤害。她只能沉沦,只能放任,因为老师说,是“爱”她的呀。没有性教育概念的少女就像是赤手空拳走进斗兽场的奴隶,她的下场怎样,不用去猜。
整本读完后我写了一句话,我害怕的不是走向悲剧,而是不知道悲剧会在什么地方等待着我。每一个女孩都以为她们遇上了爱情,就算聪慧如伊纹,一直坚持着甚至没有理由的被醉酒的钱先生暴打也不作为不逃脱,只是因为她们以为自己是在幸福的路上前行着,只要坚持下去,只要是爱着的,就会有美好结局。这真的又可悲又吓人,不能相信文字的话,自己的感觉也不能相信了吗?我们该怎么判断那个人是好是坏,他们衣冠楚楚彬彬有礼,说得甜言蜜语,举止也端庄得当,这样的人,也不能相信吗?
读这本书有一种沉重感,一方面来自于对角色的深切同情,一方面是庆幸自己没有这样可怕的经历。作者说,她是想让读者能够在不接触的情况下看到世界的背面。我看到了,每读一会都要停下来缓口气,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可我也仅仅是看到了,我和她一样,无力于改变什么,所以我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我的朋友们,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先看到再讨论其他吧。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流水账读后感】我不知道将自己剖开是怎么一种感觉。如果她不说出口,如果没有那场访谈之后八天传来的她自杀身亡的新闻,或许这本书不会像现在这样有名。对这本书的宣传也全都用上了“诱奸少女”、“性侵”、“抑郁症”这样很能吸引人眼球的标签。也不算坏事,总是有人能关注一下。但她在访谈的时候说,是不愿意代表谁,来去拯救谁的。她可能仅仅是想写下来,算是对崩溃精神的一种排解。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可能她终于解脱于精神和肉体的束缚,可以寻求真正的平静了吧。不论她活着或死去,她都远远比我们大多数人勇敢。不管我的未来如何,希望我也能成为坚强勇敢的人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