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别被叮咚财报“骗了”:距跑通盈利路径还很远( 二 )


文章图片

图源:叮咚买菜财报
履约费用是除营业成本外的最大支出 。履约成本上,叮咚买菜在上海区域的履约费用率是15%,低于全国平均履约费用率的32.58%——叮咚买菜履约费用主要包括人力、物流、包材、促销、仓库租金等几大方面,可见履约成本越低,越能降低生鲜业务成本 。
值得注意的是,履约成本在前置仓模式中属于硬性成本,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很难压缩,也难以从单仓成本上实现边际递减效应——尤其是物流成本,因此需要以更高的订单密度、更高的客单价去提升毛利率,才能摊薄履约费用 。
叮咚买菜收入公式是“单量*客单价*毛利率”,但最新财报显示,单量并未有明显上升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叮咚买菜在上海区域之所以盈利,最关键因素是客单价提高,带来毛利率的提升,以此让损耗、履约、市场等成本等比下降,实现盈利 。
一个关键问题是,叮咚买菜在上海提高客单价的秘诀是什么?
一是向预制菜、自有品牌要高客单价 。生鲜产品本身毛利就不高,想提高消费者单次消费客单价,靠同质化商品难以做到,当前火热,易形成规模效应、生产毛利率高的预制菜、自有品牌,成为叮咚买菜差异化最重要抓手——这正是叮咚买菜在财报中特别强调的部分:预制菜销售已占整个GMV的14.9%,自有品牌商品销售占整体GMV的10.2% 。
叮咚买菜目前有20多个自有品牌,其商品价格不菲,相比生鲜产品毛利率确实更高,以“拳击虾”为例,叮咚曾披露其客单价高达98.9元,券前毛利率高达33.8% 。
投稿|别被叮咚财报“骗了”:距跑通盈利路径还很远
文章图片

预制菜目前渗透率并不高
叮咚买菜并未透露上海区域的预制菜、自有品牌销售数字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预制菜销售火爆,但在C端渗透率并不高 。《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数据也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为10%-15%,预计在2030年提升至15%-20% 。
考虑到自有品牌占比也相对较小,因此哪怕预制菜、自有品牌商品的毛利率,比日常品高20%,对大盘的提升作用,仍然相当小 。
二是向日常生鲜产品要高客单价,以此提升毛利润空间 。
很长一段时间内,梁昌霖都表示叮咚买菜在用互联网思路提供“性价比”产品,在他看来,客单价是客户而非平台决定,一个家庭一天吃菜的消费水平是在五六十元,这是最合理的客单价,叮咚买菜最强调的是复购率 。现实难题是,由于竞争加剧,复购率到了一定数字后,想要继续攀升难如登天 。
盈利压力下,叮咚买菜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来的采销中心更名为商品开发中心,在2021有了一个明显趋势:放弃性价比,追求“品价比”的商品,提升高单值商品的经营能力和提高客单价,成为叮咚买菜未来方向 。
所谓品价比,其实也就是更高的价格 。蔬菜、肉类、水果、水产同质化情况下,“涨价”成为提高客单价的少数有效方式——有不少上海消费者就表示,线上线下购买相同日常品,但是叮咚买菜上面价格反而更高 。
投稿|别被叮咚财报“骗了”:距跑通盈利路径还很远
文章图片

叮咚买菜与线下超市价格对比
有上海消费者举例称,同品牌、同产地、同包装的猪肉水饺1kg,在叮咚买菜APP上售价38.9元,但是在Ole'精品超市——堪称国内高端超市大佬的线下门店,却只需要35.9元,叮咚买菜1kg贵了整整4元 。这并非孤例,同样产自江苏盐城的亚麻籽猪肉340g,叮咚买菜上面需要72.8元,City'Super精品超市只需要56元,叮咚买菜贵了16.8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