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读后感

你是不是认为婚姻生活一定是两个人的事,只有双方都付出了努力才能够变得更好?当你这样认为的时候,你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希望伴侣按照你的方式去改变,但是伴侣往往是不会跟我们处在同频同节奏中的,期望大失望也就高。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在婚姻生活也可以是一个人的事。
婚姻生活一般都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做月晕,这个阶段彼此相互吸引,都觉得对方就是对的人。认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你内心得需求,这个需求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对童年没有被满足的需求的追求。我们童年始终会追求两种东西,一种叫做归属感,一种叫做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如果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足够的归属感,以及确定他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角色,那么他将会在一生中不断的去寻找谁能够给他带来这样的感觉。在进入婚姻以后,我们就会把内心的缺失转移到伴侣身上,期望得到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愤恨、埋怨等不良情绪。进而转入幻灭阶段。

第二阶段叫做幻灭,因为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反而看到了对方更多的缺点,很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出现了,你感到很难接受。首先是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于是会通过一些行为来引起伴侣的关注,通过掌握家庭主控权以获得内心的满足。
在相处的过程,你是否会因为伴侣的某些痛苦的行为而沾沾自喜?如果是,那么你内心也是痛苦的,只是通过别人的痛苦转移了注意力,让你感到一时的快感。但是实质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

第三阶段叫做内省,这个阶段开始反思当时的决定是否正确,甚至后悔。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能够通过内省而调整自己的状态,不管结果是怎样,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从而改变你对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把伴侣当做满足个人需求的工具,那么你很快就会觉得找错人了,没有人能够完全的满足你。我们要清楚,亲密关系是我们学习无条件爱的途径。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习惯的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但是从哪个角度哪个身份来解决,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亲密关系中,我们通常会面对很多来自父母、子女、朋友等的问题,但是其实是解决你内心需求的问题,只有了解自己内心想要什么,我们就能有自信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的负责人。

最后一个阶段叫做启示,这个阶段你已经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分手、离开或者知道相处的秘诀。这个阶段你会有三种呈现形式,第一种,让你熟练的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第二种,以一种毫无觉擦的方式处理亲密关系;第三种,让你有选择的力量,而不是听天由命或者“惹辱负重”的形式去面对。

【《亲密关系》读后感】我的婚姻才不过1年,如果说我已经走进了启示,那是不可能的,在婚姻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希望先生能够围着我转,那段时间我总是动不动就闹脾气,希望他能够根据我的情绪读出我所期待的事情,他被我弄得一身疲倦。现在想来真是觉得很可怕,要是我一直闹下去,估计真的很难走下去。但是在读了《亲密关系》这本书之后,不再幼稚的希望伴侣从我的小情绪中读懂我内心的需求,有什么想法就告诉他,然后一起商量解决,这样的关系比之前顺畅很多。我会在日常的相处中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思考的模式,考虑伴侣说话背后的情绪,然后会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和他交流,从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和自我折磨。而且我也尽力去发掘伴侣的优点而不是揪着他的缺点跟自己过不去,现在每天都记录一条双方相处中对方的优点或者有些自我反省的地方,相信爱感受爱并且去实践!当然,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我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并且实践行动!我们在自己的角色中扮演好了,那么伴侣也就能跟着你的脚步一起进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