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偏差行为问题
为什么青少年会有自残行为?
/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本文内容来源积极人生大学「 父母训练营 直播大课」,郭宇宸&刘一凡 老师分享。
今天我们接上一篇继续分享,引发青少年自残的另外3种可能性及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2个父母方法。
01
自残的第四种可能性:对美丽的追求。
比如有一个孩子,她的妈妈是模特,因为妈妈是模特,所以妈妈就会很注意自己的饮食。然后不经意间就把这个传递给孩子,还让孩子千万别吃那么多,到时候如果腿长粗了就收不回来了……。
这个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厌食,而且他还会去买泻药,即便吃进去的东西还会吐出来。其实这都是一种变相的在自残,都是在伤害自己的身体。有一些方式是非常直接的,有一些是转着弯儿的伤害自己身体。
如果再延伸一下,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也比较吸睛的一个行业,那就是整形美容这个行业。微整还好一点,就仅仅是整个双眼皮,整个眉毛对身体伤害不是很大的。
但是很多人会去整很多的地方,比如动骨头,动乳腺等等。就是为了外在的更美丽,然后把我们天然的这个部分去换一换。但是这也是要动刀子的。无论现在的医学有多么的发达,但是从心理学的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其实对这个部分不是特别支持的。
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未来少一些身体这个部分的伤害,尤其是女孩,当然也包括男孩。那关于美这个部分,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更健康的价值观去引导他,比如可以告诉孩子自然美是最好的等等。我就会做从小给孩子植入这些健康价值观,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这样子去伤害身体。
实际上这个部分很多人不会把它当作偏差行为来讲,当然也不会跟自残联系在一起。那我把它放在这里,是因为我想强调一下,实际上在心理学这个部分,如果我们去深入追究的话,其实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也要从心理层面区分,为了追求美而去整形的背后心理是为了更美,满足一些外界客观的需要(如职业需要),还是对自我的过渡的不接纳,不满意,不自信?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02
自残的第五种可能:为了改变关系。
孩子透过自残,用这种过激的行为刺激对方,进而达到关系改变的目的。
比如有的孩子告诉我,他的同学心情非常的糟糕,同学关系不好,他为了能够让他们和好,就说:“你们要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活了”。他就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达到要挟对方,让对方改善关系。
大家都知道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非常的迅速,他非常渴望关系的建设。同时又经验匮乏,因此他很有可能会用这种方式来达到关系改变的目的。
在恋爱当中,这种现象可能就更容易理解。比方有一些人恋爱的时候很好,如果要分手的话,就必须你死我亡。北大女孩被男朋友逼死的那个事情。就是一方面要分手,一方面又不能接受分手。
有的人是我自己不想分手,所以你要跟我分手,我就自杀,我就跳楼,以此来维持关系。
以上这种偏差行为,我们把它叫作偏差型人格,这个人格就已经不是特别的健康和正常了。这种情况要么就是自残,要么就延伸到去伤害别人,那就是更可怕的一件事情了。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03
自残的第六种可能性:替代性的自残。
替代性的自残是什么呢?就是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心里太痛了。以至于用身体的痛来去替代他心里的痛。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他不想他的心这么痛了,他又没有办法?又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他就让身体的痛来去盖过心里的痛。他可能感受不到身体的痛,因为两种痛苦综合了,甚至他觉得如果身体这个部分,把心里这个部分拯救的话,他的心里面会产生很舒服很爽的这种感觉。
比如吸毒到最后会演化成自残,为什么呢?因为他经常用吸毒这种方式,让身体里面产生很多的多巴胺,内啡肽(快乐的激素)。那就是外来物质帮我们产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
因此时间久了,身体的这个部分的机能包括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所以他也不会去想更多健康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产生多巴胺和内啡肽。
但是毒品这个东西又不是你想吃就一定能吃得起的,久而久之,如果没有办法能够及时满足自己的话,他就有可能会去自残。
因为当我们的身体被破坏的时候,我们身体里面会迅速产生一些让他感觉很好的一些物质来去救援,就是他身体要产生更多的物质来帮助他好起来。所以他就会用这种方式自残,这就是替代性的自残。
我特别要强调的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些伤害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传染。尤其是现在网络世界的这种宣传,所以尽可能还是少给孩子去讲这些。我们就去做好的建设就好了。
04
父母方法:换位思考和情景演练
面对这些问题,我再给大家一点点方法。比如我们前面反复强调的,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情景演练,真正走到孩子的内心,真正去体会孩子所想、所做、所感受。这是与孩子建设关系以及有效沟通的根基。
也就是说你要走到他的内心,能够去感受他的感受,能够体会他的体会,能够像他所想。这个要比起沟通的艺术和情绪管理要厉害很多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儿子,这个王子生了一种奇怪的病,那就是别人跟他说话,他都是学鸡叫,找了很多人都没有治好他的病。
后来有一个人就自荐说我可以帮他。当他见到王子之后,他首先就先蹲下来和王子一起钻到桌子底下,王子鸡叫他也鸡叫,所以他就跟王子一起鸡叫,然后鸡叫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人突然说:“我不要做鸡了,我要做人了”。然后王子接着说:“我不要做鸡了,我要做人了”。
什么意思呢?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让大家更深刻的记住换位思考,情境演练的重要性。即便我们大家都没有很专业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去理解、接纳体会我们孩子的一个状态。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05
父母方法:像朋友一样对待孩子
另外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因为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他更期待平等的相处。
如果我们把孩子当作朋友的话,我们也更容易做到尊重、理解、接纳和支持。如果我们学了前面那些方法,我们还不能做到足够好的话,我们先处理情绪,等你冷静下来的时候,你把这个孩子当作你的朋友。
如果是我的某个朋友做了这样的事,我会怎样想,怎样做,我会尊重他吗?我会理解他吗?我会给他大发雷霆吗?还是会跟他好好沟通呢?
甚至你可以把它当作邻居家的孩子,或者朋友家的孩子,亲戚家的孩子等等,总之不是咱们自己家的孩子。如果那个孩子发生了这样的事儿,我会这样对他吗?还是我会先理解他,尊重他,然后跟他聊聊为什么会这样等等。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一是换位思考情景演练,二是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让孩子感受到爱才是真正的爱。
如果我们真的爱孩子,那么我们就要读懂孩子的心灵。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我们讲了这么多的情境和故事,其实就是带着大家能够看到我们原本不接受的行为和现象背后,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也分析了家长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当我们看清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大家就成了那个军师。你就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更宏观的高度,多视角的来看待这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才能够做到更有效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才有机会读懂孩子的心理。也因此才有机会让孩子给我们敞开心门,我们才有机会能够成为孩子的心理教练。
所以一切都是源于爱也止于爱,幸福源于爱的富足,伤害源于爱的匮乏。
END
趟过婚姻那条河,
翻过生活那座山,
走过亲子那条路,
皆是自我的修炼和成长!
积极人生大学刘一凡(心理剖析:青少年自残行为的6种可能(下))
文章图片
积极人生大学郭宇宸、刘一凡用爱主讲 品牌实力 专业课程 首席导师 为你赋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