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世界上没有真正内向的人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内向的人,后来我渐渐的明白,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内向的人,你眼里的内向的人,只是在你眼前是内向的,在其他人眼中,未必是一个内向的人。
相信大多数人对内向者的定义都是这样,沉默寡言,闷油瓶...好吧,其实那些内向者只是不想说太多的废话罢了。不喜欢说话的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特别厉害的,一种是特别平庸的,厉害的内向者不喜欢说话是因为他们要做事儿(但在必要的时候还是会说话的),平庸的内向的人也确实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自己确实什么都不会。

特别厉害还内向的人,内心懂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所以在做事情没有成功前才会尽量的保持沉默,因为这样有利于自己接下来的发展,没有挖苦与嘲讽,没有谄媚和伤害,在别人玩嘴皮子的时候,尽量做事才是提升自己的方法,所以很多内向者才不断的努力着,直至最后成功。


二,世界上真的有恶人
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是美好的,大多数人是真诚而善良的,但是不可否认还有很多与此相反的人,这就需要我们留一个心眼,去面对这个并不简单的世界。因为她真的有恶人:

a,冷酷无情,没有恻隐之心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门学科,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情”,喜怒哀乐,悲欢离愁等情绪,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再进一步就会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在情绪上可以做到如此洒脱,没有任何慈悲怜悯,想想多么可怕,相反有的人长生恻隐之心,有着善良的心,温暖着身边的人。所以请做生活中的有“情”人。

b,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目的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我们做的事是不是得当,是不是伤害了其他人,是不是合乎道德,做这件事是不是合乎法律的要求,一个人一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变得很疯狂,也许刚开始做的是一件小事,但由于体会到不择手段带来的便捷、快速,就会更加加重他的这种心理,使得他反复进行,所以很可怕。

c,自私自利,欲壑难填

一个人欲望膨胀、自私自利会变得很可怕,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去做很多有失公允的事,特别是这种人但凡手上掌握一定的权利,不管权利多大,都会变成他牟利的手段,公为私用,他为己用,利用人、利用物,利用完了就丢弃。面对一望无际的欲望之海,这种人开始变的自私,变得自大,变得目中无人,所以首先请远离一个自私的人,防患于未然。

d,对别人总是不信任

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有一种人总是会怀疑他人,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其实是怕别人和自己一样,也这样的“复杂、多变、有心机”,那岂不危险了,所以他才会总是怀疑别人,其实就是把别人类比自己,这样的人其实活的很累,因为自己的原因,给自己虚构了满世界的竞争对手,满世界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想的太多。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尝过世间冷暖,依旧能温暖他人,我们要求不了别人,但是可以让自己去践行,进有法,退有道,进退之间留真情,相信美好,用真情和真心去面对生活,明天依旧美好。


三,所有的人都会自卑
好像所有人都会自卑,尤其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人,往往表现的更加强势,弘一法师说的好: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无助感带来的就是自卑,自卑更多是来自原生家庭,尤其是最亲近的父母、兄妹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不被肯定和认可时,自然会产生自卑感!

自卑者会面临三种情况:
a,一种是因自怨自艾,或变得唯唯诺诺,活在别人看法和口水中,痛苦一生!
b,一种因极力想掩盖自己的信心不足,而表现的咄咄逼人,也可能演化成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严重的成为反社会的人!
c,一种是把自卑感变成坚强人格的原始动力,尤其是那种不甘于生活现状的人,他们总是对人生,对苦难有更深的认识,因此更加了解自己不足,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苛刻,反倒更容易成功,成功带来是恢复自信最好的方式。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卑情绪往往出现在感受到外界与自己的巨大差距之时,对自己的强烈失落感,也就是说他自己觉得自己不行,这是一个内心的主观反应。而自信,则是自己觉得自己厉害,也是内心感觉,他们属于同一种认知,只是是处在两个不同的方向。有转换的可能性。当一个人自卑到尘埃里,就差要去死的时候,求生的欲望会让他触底反弹,他变成自己精神上的“自大者”,越自卑就会越盲目自信。他眼里已经没有别人了,因为这样他才能活下去。

通常自卑是很常见的心理,自卑的人很容易脆弱,这种脆弱,一定程度上会引导自卑的人反思反省自己。在这种反思与反省的过程中,自卑的人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究竟有什么问题。越是自卑,就越可以感知世界。

当人们进入新领域时,或是新环境中,总会产生畏惧之情,尤其有大神的存在更增添自卑,但其实自卑并不可怕,主要是自身追求上进的动力。不要被自卑打败,而是利用它提升自身。

自卑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坚定的内心。自信来源于你的内,即拥有一整套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要有了坚定内心,你就是自信的。当我们在乎”我如何才能变的自信“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但并不是说,自卑感越强烈越好,自卑感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或者形成自卑情结,产生自卑情节之后,个体表现出的一切强大都是“纸老虎”,因为自卑情节的表现就是面对问题,个体无法恰当的应对和适应,并坚信自己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时候表现出的强大是表面的,获得的优越感也是无意义的,不但不能减轻自卑感,甚至会加重。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社会是由不同阶层构成,人与生俱来的征服欲,自然也形成了恒定的社会规则——优胜劣汰。那么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虽然取决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取决人自身的能力。社会发展至今,竞争更趋激烈、精细、高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富有的差异越来越大,受自尊心的驱使,人们越来越崇尚超越、崇拜权力,因那意味着拥有,而拥有带来强大的存在感。同理,人们也越来越难以忍受“自卑或弱势或贫穷”的劣等感,以及所带来的被弃、被鄙视。


四,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强者通常平静如水,并且相对平和。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自然内心不够平静。内心不平静的人,处处是风浪。再小的事,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个内心不强大的人,心中永远缺乏安全感。一个人不够强大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通常表现为:特别在意他人的看法,活在他人的口舌之中。从而失去了独立的判断思考能力,变得摇摆不定。

所谓内心的强大包含两层意思:
第一:对自己充满自信,无论任何时候都充分的相信自己。
第二:相信自己的前提,自己的无畏需要充分的准备作为前提,要“胸有成竹”,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个准备可以是能力上的准备可以是心理上的准备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准备。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内心的强大,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完满富足,通过日常的历练,从而达到一种自我修养的提高,因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我们最应该战胜的敌人是自己,我们终其一生所应该做的就是驱除自己内心的阴影,让自己从内心深处变得'无畏',变得强大起来,只有内心信念,内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才能让我们拥有淡定和从容的心态。

无论做任何事情要记住是为自己做的那就不会有任何怨言!即使面对困境也不要悲观不要沮丧;人生好比一座天平,得到的越多也就必须比别人承受的更多;人生不就是起起落落,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每个看似不起眼的点都可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

法国有句谚语:爱人在身旁,处处是天堂。幸福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苦苦追求没有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拥有的,结果只是徒劳伤命。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做人最忌无休止地自怨自艾,招人讨嫌。爱自己,就如同朝阳升起。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一定有一颗平静的内心,有一颗温柔的心肠,有一颗智慧的头脑。一定经历过狂风暴雨,体验过高山低谷,也见识过人生百态。惟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论何种境遇都能充满智慧的刚强壮胆,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有一个小故事是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在羊群里面有只不开心的黑绵羊,因为它和别的羊不一样,别的羊都是白色。它甚至企图想要改变自己,在面粉里打滚想让自己变成跟别的羊一样结果不黑不白更怪异,用白色的羊毛织成毛衣套在身上可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

黑绵羊离家出走了,一只小兔围着它转,对它说“你就是那只黑绵羊吗?你好特别啊,我们早就注意到你了。”黑绵羊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特别,它自卑极了。原来兔子的颜色都是相同的,没有一只是纯黑色的。这时候白羊也在四处找黑绵羊,远远地就看到了它,因为它的黑是那么与众不同。

曾经我也是只黑绵羊,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伶俐,反应比别人慢,情商低不会讲话,跟陌生人对视讲话就脸红,脑袋嗡嗡!后面我逐渐认清了自己,并告诫自己不够聪明就多学一点,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爱学习的人;不会说就多做一点,多锻炼自己。正所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用心做好每件事,让自卑激励自己,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成就自己的“与众不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8年6月13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