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作者:李凌佳琦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这个坑填的有点晚了,但我每次总能找到理由为自己开脱~而对于禅Pro来说,我认为一篇文章已经没有多大意义,销量和口碑自己会说话,甚至我都不建议达音科去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换购活动,只是“背刺”一词一直是去年的行业热门词汇,他们应该也是想要规避一些不必要的口水。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吐槽禅这么活泼跳脱的声音,好像和它的名字一点都靠不上?而我在写隼Pro的时候则提到,禅Pro的声音反倒是符合它名字的意思,而且在素质提升的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适度做了减法。在5-6k价位,单让我从素质层面来说,作为动圈的它在声音的软硬实力上几乎是没有竞品的,要考虑的无非是风格问题,而且也让为它能够略跨一个小价位,成为1697TI和Turii的直接竞品。
【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如果你觉得“可闻的提升”不能满足你,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我用词比较保守,要考虑到一些人出于前端、常听曲风、以及耳朵灵敏度的问题,可能觉得听不出来。毕竟如果是换购的话,基本上不存在能够现场AB的机会,时间会让人的记忆准确度产生偏差。
而出于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这个价位东西能够有用料方面的提升是品牌方的义务,而如果能在声音上有实质性的、肉耳可闻素质提升,那对消费者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运,毕竟在这个价位,你能够有10%的提升,其实是完全可以把价格抬50%的。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在直观的素质层面,禅Pro比禅有着一耳朵更强大的密度表现、更大更规整的声场。密度对于绝大部分动圈来说本身就是传统短板,而禅Pro的密度表现不输给这个价位的很多多单元混合耳塞,包括后来才上市的NG大力神、UM MEXT这两个性价比超高的型号,禅Pro的密度不说比这两个强,但绝对不存在碾压性的差距。而原版的禅,本身声场就已经很大了,禅Pro更是在纵向的高度和深度方面又有所加强,也使得禅Pro会是大几千价位里为数不多的我认为可以胜任大编制的耳塞型号。
其他方面的素质,诸如信息量、两端延展、动瞬态表现,我认为基本和前代持平,非要说有进步的话我认为是有的,只是因为我也没有做现场AB,不敢妄下结论。和自家旗舰Luna相比,禅Pro在最直观的大部分素质表现上已经不会明显败下阵来,只是在声音细腻度、空间规模、弱音细节的表现上还是有着修养层面的差距。
达音科|随身听个响 篇一百四十三:关于达音科禅Pro的几个观点
文章插图

观点二
听感的提升需要慢品、且值得慢品
把禅和禅Pro两个型号同时放在嘈杂的展会上给人AB,用户们更倾向于哪一个,我还真的说不上来。因为禅最大的优势就是毫无保留的素质感呈现、以及非常有冲劲儿的两端能量感,是很容易让人听完后冲动消费的那种类型。而我前文暗示过了禅Pro的听感调教做了“减法”,相信大家心理应该大致有了个数。
禅的一耳朵听感是有一些刺激度的,我不会直接把它归为单纯“刺激”的那类,因为禅在搭配控制力优秀的前端时也有着收放自如的能量感,只是低频整体依旧偏多偏沉、结像也比较粗,高频的部分略有点金属感。所以,如果禅本身搭配上结像偏精致的前端、或者声音偏亮和冲一些的小尾巴,会显得有些不耐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