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商业航天急需「商业化」:资本向上,成本向下( 二 )
某种意义上,体制内研究院所的认可,加快了其商业市场覆盖 。微动时空方面表示,“目前我们对接完成了商业航天90%的卫星同级单位,也收到了相关任务书 。”按照计划,微动时空的产品将于今年中旬搭载完成首飞验证 。
成本要足够低自2015年至今,资本对“上天”的执念一直未变 。
步入资本回报期,早期借助固体火箭迅速登台的民营火箭市场已然改变 。2022年,成为中国液体商业火箭的发射元年 。
在追逐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终极目标下,降成本的理念一遍又一遍被重申 。
【投稿|商业航天急需「商业化」:资本向上,成本向下】面临愈来愈大的严控成本压力,制造厂商想尽一切办法,把造火箭的流程简化:深蓝航天、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民营火箭企业多款液体火箭发动机零件由3D打印制造 。
3D打印火箭发动机零部件技术的日渐成熟,3D打印厂商也有了更近一步的机会 。
为将成本压缩到极致,成立于2021年3月的「太瀚航天」,计划建立火箭零部件全产业链生产线,将火箭超过90%的零部件在太瀚工厂由原材料直接3D打印为成品 。
按照太瀚航天的预估,火箭发动机所有部件均采用3D打印,在30天时间内可完成一台发动机的制造 。如此一来,一枚飞天火箭的采购成本预计可控制到1000万人民币级别 。若再结合可回收技术,每发火箭的采购部分成本将更低 。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3D打印现有的验证还不够充分,能否适应火箭常规模、高品质的制造需求,现在还不好说 。
从原有的航天级元器件,商业航天逐渐走向工业COTS级元器件,必然存在一个试错的过程,而产业链一些薄弱环节也随之显现出来 。
在做市场调研和发掘商业航天发展需求时,「九天行歌」CEO王志峰发现,推进剂贮箱产品复杂,投入很大,并专业性极强,商业火箭推进剂贮箱是刚性需求,有可能成为商业航天产业的瓶颈 。
作为商业液体火箭中最关键的上游供应链产品之一,液体火箭贮箱占全箭箭体结构体积80%、重量60%以上,成本占全箭的25%左右,工艺过程复杂,技术和工程门槛高 。
借此机会,从航天体制内出来的王志峰创立了九天行歌 。公司在建的国内首家商业火箭推进剂贮箱和箭体制造、总装和测试基地落地山东烟台,计划具备每年供应20-30发火箭核心部件的配套能力 。
不可否认,液体火箭正在不断加大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渗透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发射体量上来说,液体火箭是未来市场的主流 。相比之下,固体火箭会承担一些独特的市场定位,如临时补网,小规模的发射或试验 。
除了依托鲁东地区地理优势进行一些混动系统的动力测试,上海寰宇航天近期在青岛投资建设液体火箭低温推进剂贮箱HOETS产线,项目一期总投入5.5亿元,2022年四季度前可全面投产 。
在寰宇航天的计划中,已初步形成发动机测试的产业链 。“我们从西向东进行发动机测试:目前,有几家发动机企业落地在潍坊 。装备从泰安动力系统测试完之后回潍坊原厂检查出厂 。依托青岛港口的便捷,装备要么向北到烟台海阳的发射场,要么往南运到海南文昌发射场,形成产业联动 。”
卫星批量化先行显然,脱离了国家航天制造平台的商业火箭、卫星,品控、周期和价格问题愈发凸显,符合航天产品品控体系要求的商业化生态产业链需求格外迫切 。
而无论在时间层面,还是技术层面,研发、设计、制造、发射等因持续而庞大的资金投入而变得门槛更高,已经默契地展开了一场产业补充 。
推荐阅读
- 投稿|李德仁院士:元宇宙与数字孪生是两个不同概念
- 投稿|专访主创:“最贵分账剧”成“暗恋天花板”,《一闪一闪亮星星》的黑马之路
- 投稿|狠人张艺谋,凡人陈婷
- 散热|终结骁龙8发热!努比亚Z4 Pro首发航天级均温板:导热性增高300倍
- 航天级|今日科技看点:华为于27日举行春季发布会,Moto edge X30屏下版识别准确率有惊喜
- z40|骁龙8 Gen1温控稳了!努比亚Z40 Pro首发航天级均温板:导热性增高300倍
- 相变材料|努比亚Z40 Pro首发全新航天级散热材料 导热性高300倍
- 元宇宙|元宇宙办公的“弱社交”价值与虚拟地产的商业前景
- 投稿|“蚂蚁”上树,阿里焦虑
- 投稿|东北需要王濛还是王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