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商业航天急需「商业化」:资本向上,成本向下( 三 )


王志峰表示,发动机、贮箱、飞控和载荷等一些相对独立的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是极专业的子系统工程产品,对设计、工艺、装备、质量控制和技师队伍有很高的要求,相关的人才明显稀缺 。
或许是商业航天羽翼渐丰,越来越多原先在体系内部工作的专家与商业航天绑定,出现在民营航天团队之中 。我国液体运载火箭制造领域的资深结构/工艺/装备设计师、运载火箭结构绝热资深技术专家、火箭总装/总测专家及焊接/铆接国家级技能大师等,已经参与到九天行歌“运载火箭的推进剂贮箱和箭体结构”的环节之中 。
若论资历,在近10年的国家发射任务中,这一生产工作环节80%左右的产品都是由这一团队完成 。
只不过,类似这样的团队组建可遇不可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按照目前的进度,我国商业航天距离规模化制造、批量化发射还远,且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我们不悲观也不乐观,SpaceX是2002年成立,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在2015年刚起步,或许中国发展会更快 。”
对零配件服务商而言,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做添砖加瓦而非开创性的工作 。“未来需要头部的火箭、卫星总体公司,有更商业化、更突破常规的设计、布局 。”
相比火箭,卫星的批量化已经走在前面 。今年年初,由国内民营卫星企业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正式出厂,验证了卫星产线的小规模批产能力以及低成本研制模式 。目前,这批卫星已经确定在今年一季度择机发射 。
能够肯定的是,随着分工细化,我国商业航天正在从国家任务的延伸,进入到高速工业化时代 。
至于资本层面,2022年或许有一些新的局面值得期待 。
当下,除了中科创星、元航资本、奇绩创坛、创新黑马基金、军民融合资本等延伸至供应链端,已有一些传统制造企业正在寻找这类小体量且具备专业性的团队 。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有一些做科技转型的上市公司,想通过科技转型改善他们在机电等传统行业每年缴税率较高的困境,需要在公司的内部部门里补充一些科技团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