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一场高仿的“头脑风暴”?

对于元宇宙,各种说法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炒概念,有的观点含含糊糊,有的观点互有交集,有的甚至进入了“平行空间”——
虚拟世界|一场高仿的“头脑风暴”?
文章插图
虚拟世界|一场高仿的“头脑风暴”?
文章插图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于国鹏
2022年央视春晚的小品《还不还》中,沈腾多次将自己比作“元宇宙的Dogking”,给有关元宇宙的热烈讨论又添了一把火。
整个2021年,元宇宙是一个关注度迅速提升的热词。但是,对于元宇宙,各种说法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炒概念,有的观点含含糊糊,有的观点互有交集,有的甚至进入了“平行空间”。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发展趋势怎样,是不是也存在某种风险?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不主动,是否也会被动地裹挟其中,稀里糊涂就进入了元宇宙?与元宇宙保持距离,是不是意味着落在后面,被时代抛弃了呢?
面对席卷而来的热潮,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会让人不由自主产生那种挤不上车的紧张感和焦虑感。2月16日、17日,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有关专家,听他们用平实的语言,介绍各自对此的理解和思考。
跟,还是不跟?
社交元宇宙、教育元宇宙、企业元宇宙、元宇宙考古……向元宇宙进发,如百舸争流。这是一股全球性的热潮。
在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微软宣布了企业元宇宙解决方案。
去年10月2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更是直接宣布改名为Meta。追溯元宇宙的源头,大家公认来源于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1992年出版的这部小说,曾经深刻影响到后来的《阿凡达》《黑客帝国》等科幻作品。小说里面提到的人们为了逃避现实、又与现实紧密关联的平行三维数字空间“Metaverse”,即被认为是今天所说元宇宙的源头。Facebook改名的意义与雄心,不言而喻。
从国内来看,也是一种万箭齐发的态势。如百度自2020年底就启动了元宇宙项目希壤。去年12月27日举办百度AI开发者大会时,希壤正式推出。根据百度公司的介绍,在希壤APP里举办的这次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参加者可以收获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音视觉效果。
腾讯、阿里、京东、网易等也都规划着自己的元宇宙版图,并推出相关产品。网易CEO丁磊曾经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的一刻,“可能跑得比谁都快”。
饶有意味的是,在这个热潮中,也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全球著名的电子游戏巨头日本任天堂公司的表现就不积极。前不久,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在一个会议上表示,公司对于元宇宙“是有兴趣的”,但是至今还没有弄明白通过元宇宙将给用户带来怎样的新鲜惊喜和乐趣,“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种人们易于理解的、‘任天堂式’的表达方法,我们可能会考虑这个领域。但我们认为现在的情况还不符合这一点。”
这个态度非常明白,任天堂目前还没打算进军元宇宙,等看明白了再说。这个表态让一些质疑元宇宙的人大受鼓舞,纷纷在这条新闻下留言,赞扬古川俊太郎是个“实诚人”。
沉浸式的剧本杀?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作家李迎兵曾经创作过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沐月记》,他从自己的作品谈起:小说里女主人公小月英七岁到二十九岁及她的那个“沐月行进在如歌的年代”——这样一个宏大而又微缩的人物宇宙标本,然后再到今天的这个元宇宙概念,是重置或新生?
李迎兵认为,所谓元宇宙,目前看来,就是移动网络更新换代的再升级,也提供了与现实世界对应的虚拟空间,或彼此之间交叉,却又存在对立,或完全互为因果——从而导致的一种互为衍生融合乃至互为蚕食鲸吞的元宇宙第三种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