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极客|FIIL CC n nano

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这两年,各个厂商对于TWS产品领域的涉足已经是一件见怪不怪的事情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个手机厂商,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既是一件好事,同时也伴随着问题。手机厂商进入TWS领域,让很多安卓产品都拥有了像苹果AirPods系列一样的系统级操控界面。
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厂商是否能够持续迭代,就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其实在一众厂商中,能够每年针对最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同时照顾到各种耳机形态的,其实也只有一两家厂商而已。举个例子,如果你想买一个跟AirPods一样的半开放式真无线耳机,你就会发现原厂的可选项非常少。
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喜欢AirPods的半开放式设计与佩戴体验,却很难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而FIIL的CC系列,则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具有辨识度的设计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CC系列的最新款产品FIIL CC nano的售价是399元,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这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价位段。在产品的整体设计上,FIIL CC nano依然保持了系列的设计风格,但这次的包装比较有意思,过去FIIL产品的外包装其实都是偏向于理性风的,产品的包装非常“直给”。
从CG系列开始,FIIL开始在包装上做一些改变,给这种大众消费者已经不觉得那么新奇的科技产品增加了一点“科技感”。同时,包装盒的开启方式也采用了抽拉式,说实话在这个价位段的产品中,很少有厂商会顾及到消费者开箱时的仪式感,但是FIIL CC nano这块做的还是挺好的。
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在充电盒和耳机的造型上,从第一代CC系列产品发布以来,到如今的FIIL CC nano,其实已经是该系列的第3款产品,整体来说造型基本没什么太大的调整,同时也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对于初上手的人而言,这种开放式无仓盖的TWS产品,应该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顶部无仓盖的设计,让它在拿取的时候确实也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因为省略了开盖的步骤,另外在体验一代产品的时候,笔者就担心过由于开放式设计带来的密封性问题,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说,这点FIIL做得还是不错的。
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耳机部分的固定是通过磁吸方式的,也许有人会担心甩出来,从实际体验来看,磁吸的力道是足够的,肯定不会有那种一甩动就脱落的问题。不过耳机的充电触点位于底部,还是要注意避免不要进灰、进水,如果遇到不慎进灰触点不灵敏的情况,其实可以拿出耳机,用气吹简单清理即可。
FIIL CC nano在造型上的另一个升级之处就是加入了logo灯,这也算是目前FIIL产品的一个标志性元素了。不得不说,在不断压缩产品体积的同时,很多厂商都只会在旗舰级产品中注重一些细节的亮点设计,而FIIL还是做到了全系列的设计统一性,这个挺值得点赞的。
最新技术,一次叠满钛极客|FIIL CC n nano
文章插图
与外观一样,此次FIIL CC nano的性能升级也是在于一些细节之处,熟悉FIIL产品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品牌一直对蓝牙连接这块的技术追赶的特别紧,当业内主流都是蓝牙4.2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做全线的蓝牙5.0产品,当如今蓝牙5.1/5.2还未完全普及的时候,FIIL已经开始在产品中对下一代蓝牙技术进行布局。
新品的另一个升级点则在于通话降噪技术,上一代产品CC2中已经加入了ENC通话降噪功能,FIIL CC nano在此基础上,还引入了intelliGo AI技术,它可以通过DNN深度神经网络优化算法,匹配双麦混合通话降噪,对通话内容进行AI优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