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传音手机,出海难逃一卷

智能手机|传音手机,出海难逃一卷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巨潮WAVE,作者丨荆玉
中国人口增长、互联网用户增长双双触顶,不少行业被迫进入激烈的存量竞争 。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寻求走出国门进军海外 。即便是自己没有出海的,通常也对出海抱有积极认可的态度 。王兴就曾给国内互联网公司指出寻找增量的方向是“上天入地全球化”,“全球化”就是放眼全世界,出海天地宽 。
“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一直被看作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典范 。在国内手机厂商激烈洗牌,品牌从2016年的200余家锐减至2017年末的120余家时,传音在非洲市场打开了局面,逐渐占据了非洲手机市场50%以上的份额 。
优势的市场地位、独特的标的属性,也让传音控股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 。其2019年在国内科创板上市后股价便一路升势,市值最高曾一度飙升至2000亿元以上 。
自2021年2月开始,传音的股价震荡下跌,距离最高点位置已经腰斩,对应的PE估值也跌到了26倍左右 。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成长性预期已经有所降低 。
被看淡的原因并不复杂 。传音正面临着其出海路上的第一道大坎——非洲手机市场的天花板已经临近,而手机之外的多元化业务短时间内还无法挑起大梁 。要重回高速增长通道,传音还需要一段时间积蓄力量 。
01、“非洲之王” 天花板隐现
营收占比超过50%的非洲手机业务,似乎正在逼近市场天花板 。
单从2021年的最新业绩表现来看,传音表现不错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传音控股营业收入为492.54亿元,同比增长30.33%;归母净利润39.24亿元,同比增长了46.08% 。
但仔细观察业务结构就会发现,占传音营收接近95%的手机业务正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尤其是营收占比超过50%的非洲手机业务,似乎正在逼近市场天花板 。
所谓逼近天花板并不是指非洲手机市场渗透率已经到顶,而是留给传音施展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
根据机构IDC统计,2019年传音手机(包含智能机和功能机)在非洲市场的市占率就已经达到了52.5% 。一般而言,单一市场份额达到50%之后,进一步提升市占率的难度会非常之大 。
此时无论是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还是其他对手的崛起,对传音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更何况对手里也有很多都是中国企业 。
例如OPPO从2015年开始就陆续进入非洲多个国家;小米集团在2019年组建团队,宣布进入非洲市场;非洲本土卢旺达的玛拉集团子公司Mara Phones也在2019年下半年入局该市场 。根据IDC数据,2021年一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和OPPO位列第二和第三 。
当初传音能够占据非洲市场,除了入局较早之外,靠的是深入的本地化、贴近非洲用户习惯,其产品特性包括“四卡四待”、“智能美黑”、“手机防水防腐蚀”等 。但这些技术并非难度有多大,而是胜在有用户偏好的数据积累和先发优势,壁垒并不算高 。面对强劲的新对手,传音能够做到跟随市场规模扩大同步增长、市场份额不被侵蚀,已经殊为不易 。
从传音的业务数据中也能看出,从2018年-2020年,传音非洲业务的营收增速一直低于20% 。其业绩的增长主要依赖亚洲及其他地区市场,包括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