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 怪兽充电收费标准( 二 )


将视角放到华南,成立于2015年11月的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街电”),官网显示,2019年12月,公司累计用户突破2亿,到了2020年11月,街电成立五周年,宣布累计用户近3亿 。此前2018年12月,街电称日订单峰值达到120万 。
无独有偶,同样起家于深圳的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来电科技”)于2013年12月创立团队,2015年4月,从深圳福田开始设备投放,正式进入市场,2016年4月,来电入驻北京、武汉、上海、郑州、成都等一二线城市 。
尽管未公开营收数据,但来电科技在官网披露,于2017年10月实现盈亏平衡,成为行业资本化和规模化后,首家盈亏平衡的共享充电宝企业 。2020年10月,公司注册用户超2亿 。
值得一提的是,1月26日,来电科技发布一则通知,“出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经公司决定,“后续业务将由深圳来电科技有限公司向浦江来电正奇科技有限公司转移,包括业务合同签署主体、资金收/付款主体等,都将由深圳来电变更为浦江来电” 。浦江来电为来电科技于2020年12月2日在浙江浦江成立的公司 。
对此,3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致电来电科技了解业务主体变动情况,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
互联网巨头美团则于2020年重启了2017年几度搁置的共享充电宝业务,“从2020年5月开始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的投放覆盖,每个月大概能投放七八万的商家,到现在每个月的投放数量翻了四五倍 。”美团充电宝业务负责人魏长松在2020年12月初接受采访时提到 。
阿里、腾讯、小米、高瓴、红杉入局,苏宁易购、赣锋锂业也加入战团
早在2017年底,街电科技前CEO原源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共享充电宝行业“因为马太效应的形成,资本更集中在头部,会加速洗牌 。因为要做成充电宝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是要有资金支持快速的扩大规模,第二就是产品体验要足够好 。如果达不到,该淘汰的都会被淘汰掉 。”
无论是怪兽、小电、街电还是来电,都在资本的真金白银追捧下快速扩张,资本爆发式入局,导致头部玩家暗中蓄力,与二三线企业的差距逐步拉开 。
随着怪兽充电提交招股书,其融资情况也得以曝光 。
从2017年5月成立至今,怪兽充电已完成5轮融资,总募资额超过1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资本、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清流资本、云九资本、广发证券等知名投资机构 。
事实上,就在提交招股书前夕,怪兽充电刚刚完成一轮超2亿美元的D轮融资,由阿里、CMC领投,凯雷(CGI)、高瓴、软银亚洲跟投 。
在怪兽充电的机构股东中,阿里巴巴旗下全资子公司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持股约16.5%;此外,高瓴、顺为、软银亚洲、小米、新天域、云九、CMC分别持股11.7%、8.8%、7.7%、7.5% 、7.5%、5.8%、5.4% 。
2020年7月入选杭州独角兽企业榜单的小电科技,则在成立(2016年12月)仅3个月后的2017年3月,获得了来自金沙江创投、知名个人投资者王刚领投的天使轮融资 。
查询公开信息进一步可知,小电科技于2017年3月获得由金沙江创投和王刚领投,德同资本、招银国际、盈动资本跟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随后,又在2017年4月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腾讯、元璟资本领投,鼎晖、道生投资联合投资,上轮投资方王刚、金沙江、德同资本、盈动资本跟投 。
当时,该轮投资方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认为,线下流量价值重估的机会正在被发掘,类似于智能设备充电等刚性需求正在唤起新的线下场景,“以小电为代表的智能充电宝具有使用需求明确、教育成本低、用户目的性强、服务链条短等特性,能够持续而精准的吸引更多线下流量,通过线下流量形成高频交易入口,支撑未来的想象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