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属云资源包计算规格探秘

我们知道专属云资源包有三种规格:36 核/321 GB 、44 核/380 GB、72 核/704 GB,很多人对资源包的规格不太理解,下面我带大家一步步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专属云计算资源包应着是一台物理机,订购一个资源包,就意味着独占一台物理机。三种规格中,36 核/321 GB对应着V3规格服务器 ,44 核/380 GB对应着V4规格服务器、72 核/704 GB对应着V5规格服务器。
既然是一台物理机,那么为何会有36 核/321 GB 、44 核/380 GB、72 核/704 GB这样奇怪的规格?还有,资源包中的核数到底指的是什么?
之所以会有这么奇怪的规格,根本原因是当我们将一台物理机纳入到云计算环境中,会存在虚拟化平台管理的需要,会吃掉一部分CPU和内存的资源,真正能给客户提供的计算资源就要减去这部分被吃掉的资源。
那么这些规格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我们可以通过给定的计算公式得出。
在给出计算公式之前,需要明白资源包里的核其实指的是(超)线程核。
什么叫(超)线程核?
一般来说一个CPU核心对应一个物理线程,但出于对多任务处理的需要,英特尔通过自家的超线程技术可以把一个物理线程模拟出两个逻辑线程来用,以充分发挥 CPU 性能,也就是说,单核心的CPU被模拟成了一个类似双核心CPU的功能,对应操作系统或者虚拟化平台来说,会把1个物理线程(核心)模拟出的2个逻辑线程当成2个CPU核对待。
【专属云资源包计算规格探秘】专属云资源包核数(线程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计算节点可用线程数 = 单计算节点总线程数 – 单计算节点软件开销线程数
单计算节点CPU总线程数 = CPU数量×CPU核数×CPU每核的线程数
单计算节点软件开销线程数 = (物理服务器超线程数/10)(向上取偶数)+ FusionStorage Block开销
举例,对于V4通用计算类服务器,CPU规格为2路14核,超线程因子数为2,因此:
单计算节点软件开销线程数 = 2x14x2/10(向上取偶)+ 6 = 6 + 6 = 12
单计算节点可用CPU线程数 = 2x14x2 - 12 = 44
哈,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专属云资源包内存的计算公式如下:
单计算节点可用内存 = 单计算节点总内存 – 单计算节点的虚拟化软件内存开销
其中单计算节点的虚拟化软件内存开销,包括单计算节点的Domain0内存开销为56GB,Hypervisor管理开销为8GB,这样加起来就是64G。
举例,对于V4通用计算类服务器,总内存容量为14 x 32 = 448GB,因此对于单计算节点可用内存 = 448 - 64= 384GB*。
*这里计算出的数据有4G的差异,说明计算公式中的内存的额外开销也不完全是固定值。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再算一下采用V5服务器的72 核/704 GB是怎么得来的。
V5服务器的规格:222核心(英特尔至强金牌6161,超线程因子数为2),2432GB DIMM,2600G SAS,SR130,410GE NIC

单计算节点软件开销线程数 = 2x22x2/10(向上取偶)+ 6 = 10 + 6 = 16
单计算节点可用CPU线程数 = 2x22x2 - 16 = 72
单计算节点可用内存=24*32-64G=704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