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任务,然而,从长久的教学看来,现在的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并不是很足,或者有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来完成学习,不能形成主动积极的习惯,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是没有帮助的。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问题,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充分估计学生;利用生活经验; 进行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现代技术。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性 培养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有效组织教学。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估计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大了,意味着传统的预设内容要相应的减少。而“开放”往往带来“无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教案的同时,更要注重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可变性。也就是说老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的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多考虑一些。这样能使我们在应对课堂非预期信息时思路相对宽一些,心态相对稳定一些。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就是一节典型的动态生成的课。一节课中的三个主要环节,都是先有学生操作,再自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一开始,老师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画两个圆,要求一个比“我的脸”稍小一些,一个比“我的脸”稍大一些,教师给了学生拥有充分的活动和体验时间。学生有了感性认知后,老师请几个学生用语言用语言描述怎样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学生的语言明显存在个性差异,老师非常善于捕捉学生的想法,及时的做出针对性引导,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最后得出结论“圆规两脚间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在这个生动活泼的体验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显示出听课者事先无法预料的的动态生成能力。
二、利用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时,老师在课堂开始出示了三张自己以长城为背景的照片(一张人像过大,背景过小;一张人像过小,背景过小;一张人像适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去判断这三张照片中最美的一张,并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及审美能力,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敢说,敢想,同时也对数学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
三、进行动手操作。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偏重感性,对具体的学习容易把握。所以,数学教学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动手操作实践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深入了解真实的建构过程,获得对概念法则的理解,并且锻炼了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跟随着操作程序进行,若顺序混乱,就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出现认知障碍。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了对知识的分析、抽象和概括。老师要让学生自己感知,通过画、剪、量、折等操作活动进行探索学习。
案例一:教5加2的加法。让学生拿5个木棒放在盒子里,再拿2个放在盒子外面。让学生算算把5个木棒和2个木棒合起来有多少个?学生回答7个。盒子里有5个,让学生思考再添几个就是6个?学生回答:再拿一个放到盒子里(5+1=6)。
案例二:教学“平均分”时,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抽象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课前让学生准备6个小三角形和3个大的圆片。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要求他们把6个三角形分别放在圆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讨论:“从每个圆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看其中哪一种分法和其他两种分法不同?”学生:“第三种分法不同。”老师:“你们是怎么想的?”一位学生回答说:“第三种分法原片上分到的三角形个数同样多。”老师给予肯定并迅速归纳:像这样每份同样多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学生借助动手操作后的感性认识,认识了“平均分”的概念。
四、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首先,可创设动画情境。针对低年级学学生对形象的动画卡片、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思维容易被其启迪、开发、激活。适时创设动画情境,这种直观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增强学生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其次,可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低年级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后,可创设游戏情境。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五、利用现代技术。
学生只有在乐学的氛围中,才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营造一定的情境,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被引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与丰富的图、像、音等有机结合,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效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享受。比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用多媒体直观的把圆柱体侧面给展开,让学生研究是什么图?如何来计算;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当学生动手操作后,再用动画来演示学生操作过程就可以吸引学生,强化学生的认知;在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设置动画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这些都为学生乐学营造了一定的氛围。
因此引导学生以苦为乐,让学生在乐中学,趣味教学是就教育目标提出和实现而言的,而刻苦学习是就教育的过程或目标的实现方式途径而言的,两者是统一的,学生所付出的辛苦越多,获得目标实现时就会越快乐。
推荐阅读
- 小学英语必考的10个知识点归纳,复习必备!
- 星耀小学二年三班姜婉莹成长曰记第8天
- 数学大作战
- 2019.11.14号总结
-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思维导图让你换一种打开方式学数学
- 兴教必强师--木衫小学徐平校长的分享有感
- 【V课会】第3季-30天小学思维导图实战营
- 智慧路上,你我同行|智慧路上,你我同行 ——名班主任万平工作室成员参加第三届中小学班级建设高峰论坛活动
- 对兴盛小学曹阳《它们去哪里了》教学反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