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

林童说,她曾怀疑过自己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

她说:“妈妈对别人家的孩子很温和,却总是对我,格外苛刻!在妈妈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家务做得好,别人家的孩子没有爸妈在身边,还能把弟弟妹妹照顾好,而我,什么都不及人家。”
其实林童学习成绩不差,一直保持在学校全年级前十名之内,但是她有不懂的题,从来不会去请教妈妈,一是妈妈文化也不高,二是一开口又得挨一顿臭骂。但是林童很内向,几乎见了谁都是低着头从旁边绕着走,似乎在害怕什么。林童就这样,畏畏缩缩地走完了她的青少年时代。

高考落榜,林童心里十分失落,于是跟着表姐南下打工。在工厂上班的日子十分辛苦,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有时加班得24小时不眠不休。她所在的是一家做纸箱的工厂,每天用手把成堆成堆的纸箱、纸卡做成客户指定的模样,十指被磨得鲜血淋漓。当她领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资的时候,迫不及待地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想把工资寄给妈妈。然而电话那边,妈妈说:你才那么点工资,别寄了,留着自己花吧!那天妈妈还破天荒地说了一些关切她的话,让她别太累着自己,照顾好自己。林童的鼻头酸到了极致,这几十天以来对家的思念、工作辛苦的委屈,顷刻间化成两行泪水,夺眶而出!她原本是很渴望离开妈妈,离开那个让她很不开心的家,她以为自己不会想念。然而,妈妈那一句关心的话,撕开了她心里极不愿承认的思念防线,彻底击败了自己最初的意念。

林童很聪明,也很勤奋。她利用极少的休息时间,学习电子商务课程,不久后她换了一份新的工作,步入了白领。当然也是遇上了好领导,耐心教她学之所用,忠诚实干的林童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两年后,随着公司的壮大,林童成了公司的销售骨干,经常全国各地出差,比以前更忙了。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由她每周主动打电话给妈妈换成了妈妈主动打电话给她,叮嘱她在外注意安全、注意身体、按时吃饭、有合适的对象就处一个等等......妈妈的语气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凶狠”,是书中描述的母亲那种该有的温暖。而林童,也很久很久没有想起过:自己不是妈妈的亲生孩子!

那是一个夏天,公司需要安排人去西南地区谈一个项目,林童主动请缨接下了这趟差事。她想,该回家看看了!
处理完工作,林童坐在回乡的公交车上,思绪随着车窗外每一处熟悉的景物回放到小时候,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以前就是在那些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嬉笑着,奔跑着!
到林童家所属的乡政府时,她把鸭舌帽压低了一些。她知道,这里有可能会遇到熟人,不想被他们认出来。回到家乡的林童,不知是近乡心怯,还是骨子里仍有些内向。车上重新上来了几个人,他们一直在喋喋不休,似乎有聊不完的话题,而且嗓门很大。突然听到有人说:“xx家的女儿,听说在外面混得很不错呢,一个大公司的经理,现在收入很高哇!哎,你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有出息呢?”吸引林童注意的,是那人提到了妈妈的名字,更震撼她的是那句“别人家的孩子”!那是一句她曾经最不喜欢听的话!然而今天,自己也成了别人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被“别人家的孩子”打败过,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成了父母心中的宠儿,我们就跟林童一样,小时候经常被贴上“没用、懒惰、不听话、丢脸”等标签,似乎永远都跟“别人家的孩子”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打击,让我们从小缺失信心,直到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开始教育孩子时,却任然会有很多家长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上。其实这句话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自卑、懦弱、胆怯等等,以至于孩子越大,就真的会被别人家孩子甩出几条街。既然我们曾经历过那种痛,为何还要过继到我们的孩子身上呢?
【长大以后才发现,自己是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不是一种国标,没必要把自己的孩子仿制成别人的模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你若去发现,他便能给你惊喜。每个孩子原本都是长着小尾巴的天使,他们挣断拽在上帝手中的小尾巴,只是因为他选择了我们当他的父母,因此义无反顾!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别再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了,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他们终究会长成你所期待的模样!

    推荐阅读